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明禁忌

标题包含
明禁忌
阴阳家有书,卜筑多禁忌。 土中若有神,穴处何无祟。 我识先贤意,本诫骄侈地。 恣欲剏楼台,率情染朱翠。 四面兴土功,四时妨农事。 可以没凶灾,四隅通一二。 一年省修营,万民停困踬。 动若契于理,福匪神之遗。 动若越于常,祸乃身之致。 神在虚无间,土中非神位。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阴阳家有一本书,关于建造房屋的禁忌颇多。 如果地下有神明,那么居住在洞穴中的人为何没有受到侵害? 我理解先贤的用意,他们的本意是告诫我们不要选择过于奢华的地方居住。 如果我们随心所欲地建造高楼大厦,放纵情感去追求华丽的生活, 这样不仅会在一年四季里妨碍农事,而且会给四周带来不祥之气。 倘若我们能按照阴阳家的教诲行事,让房子四通八达, 每年就能省下许多修缮房屋的费用,百姓也能摆脱困境。 遵循自然规律行事,福气并不是神明的恩赐; 而违背常理做事,灾祸则是自身招致的。 神明其实存在于无形之中,地下的土并不能作为神明的居所。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阴阳家:中国古代对天文、历法、占卜等专门家的称呼。 2. 卜筑:指选择地势、方位以营造房屋。卜,占卜;筑,建筑。 3. 祟:鬼神给人带来的灾祸。 4. 骄侈:骄傲奢侈。 5. 礝:自由任意地。 6. 土功:土木工程,这里指兴建楼台。 7. 妨农事:妨碍农业生产。 8. 四隅:四方,即东、南、西、北。 9. 省修营:减少建筑活动。 10. 困踬:困苦艰难。 11. 契于理:合乎道理。 12. 匪神之遗:不是神的恩赐。匪,同“非”。 13. 越于常:超出常规。 14. 神在虚无间:古人认为神灵居于虚无之中,不在具体的土地上。
去完善
赏析
《明禁忌》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民间风水禁忌的独到见解。诗中指出,阴阳家所谓的禁忌并无神秘力量,真正的原因在于人们对于土地的不尊重,过度的骄奢和随意的开发破坏了自然平衡,从而导致灾祸。诗人认为,遵循自然规律、保护环境才是获得福祉的关键。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思考和独特的视角,展现了诗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理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明禁忌》是唐朝诗人苏拯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唐代贞观年间(627-649年),这个时期是唐朝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时期,同时也是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 在贞观年间,苏拯的生活经历丰富多样。他曾任地方官员,后来因为直言敢谏,被贬为庶民。然而,这并没有阻止他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注和思考。他在生活中积极观察社会现象,关注民生疾苦,这使得他的诗歌具有浓厚的人文关怀和现实意义。 在这个时期,唐朝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活跃。诗歌成为人们表达思想、抒发情感的重要方式。同时,佛教、道教等宗教文化在社会上广泛传播,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些都为苏拯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深厚的文化土壤。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