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宿横溪桥

标题包含
宿横溪桥
夜宿横溪烟霭间,眉头归路万山攒。 连天麦浪波千顷,扑地杨花雪一团。 余镪不供春后酝,夹衾犹怯夜来寒。 征夫莫怪车音涩,自是愁多行路难。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华岳,字子西,号翠微山人,南宋时期著名的抗金义士。他生于公元1109年,卒于公元1138年,浙江青田人。 华岳年轻时就胸怀大志,关心国家大事。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未能及第。后来,金兵入侵中原,...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晚上在溪流边的烟雾中歇息, 忧虑着归家的路途有无数高山。 绵延无尽的麦浪如同波浪般翻滚, 飘落的杨花就像一团洁白的雪花。 我剩余的财产无法支持春天的酒水, 躺在被子里依然感到夜晚的寒冷。 请不要责怪赶路的人车声疲惫, 只是因为他们忧虑重重,行走艰难。
去完善
释义
1. 宿:住宿,过夜;横溪桥:可能指今浙江义乌南的某地,具有特殊的意义,因诗人在该地寄宿而得名。 2. 烟霭:烟雾弥漫的样子。 3. 眉头:指眼前的景物,因为中国的诗词往往以心象描绘实景。 4. 归路:返回的路程。 5. 万山攒:形容群山环绕的样子。 6. 连天:与天空相连,绵延不断。 7. 麦浪:比喻麦田里的波浪状景色。 8. 扑地:形容遍地都是。 9. 杨花:杨柳的花絮,雪团一般白茫茫。 10. 余镪:剩余的钱财或财富。 11. 春后酝:指春天的后酿的酒。 12. 夹衾:双层的被子。 13. 怯:感到害怕、畏惧。 14. 征夫:出征的人,这里指路上的行人。 15. 莫怪:不要责怪。 16. 车音涩:车声沙哑,表示车行艰难。 17. 愁多:烦恼很多。 18. 行路难:路上行走困难,形容人生的坎坷。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诗人旅途中夜宿横溪的所见所感。首句通过“烟霭”和“眉头”两个意象表现出旅途中的孤独与迷茫;第二句以“万山攒”的形象展现了诗人内心中的困顿与挣扎。接下来的两句则是对外部景物的描绘,麦浪翻滚如波千顷,杨花飘落如雪一团,富有生活气息。然而,诗人却感受到春天的寒气逼人,展现出内心的孤寂与忧虑。最后两句则是对他人疑惑的回应,解释了自己旅途中的困境,从而反映出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深沉思考。整首诗在描绘自然风光的同时,也传达出作者丰富的人生体验和深刻的哲理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宿横溪桥》是南宋著名诗人华岳在客居期间创作的一首描写羁旅生活的古诗。这首诗创作于宋宁宗庆元四年(公元1198年),正值金人南侵时期,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均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 这一时期的华岳生活困顿,曾在科举考试中名落孙山,辗转各地谋求生计。他在横溪桥短暂休息时,感慨万千,不禁回想起了自己多年来漂泊异乡的经历。于是,他挥毫写下了这首抒发了游子愁绪的《宿横溪桥》,以此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命运的无奈。 当时社会矛盾尖锐,百姓疾苦重重,面对战乱与流离失所的现实,华岳对国家的忧虑和关切之情溢于言表。这首古诗不仅体现了作者本人的人生际遇,更反映了那个特殊时期的社会现实,堪称南宋诗坛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