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俞君实十首以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为韵 其四

标题包含
送俞君实十首以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为韵 其四
莼鲈秋正好,江海未归人。若遇严陵濑,无烦鱼鸟嗔。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朱晞颜(1876-1943),原名朱熹,字希贤,号晦庵,又号紫阳,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他是南宋理学家、教育家,尊称“朱子”。 朱晞颜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他的父亲朱松是进士出身,曾任秘书省校...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秋天这个时节,莼菜和鲈鱼正合时宜地生长着,然而身处江海的游子还未归来。如果未来有一天我们遇到了严陵濑这个地方,不需要担心那里的鱼鸟会责怪我们的出现。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莼鲈秋正好":这句描绘了秋天是品尝莼菜鲈鱼的最佳时节。"莼菜"是一种水生植物,而"鲈鱼"是一种海鱼。两者在秋天味道最为鲜美。 2. "江海未归人":这句表达了离家在外,还没有回到故乡的人。"江海"指代远方,"未归人"指离家在外的人。 3. "若遇严陵濑":这句设想如果在外地遇到了严陵濑这个地方。"严陵濑"位于今江西九江,是东汉高士严光的隐居之地,以钓鱼为乐。 4. "无烦鱼鸟嗔":这句表示不需要担心被这里的鱼鸟责怪。"无烦"即不要担心,"鱼鸟嗔"则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鱼鸟与人和谐共处的状态。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游子思乡的诗歌。诗人在秋天的时节,想起了故乡的莼菜和鲈鱼,这些都是令人怀念的美食,然而此刻的他却在远离家乡的江海之中,无法品尝到这些美味。诗人由此联想到了古代的隐士严陵,如果他能够遇到像严陵那样的隐士,那么也就没有必要因为漂泊在外的境遇而感到烦躁了。整首诗充满了乡愁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语言质朴,情感真挚。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俞君实十首以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为韵 其四》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朱晞颜之手。朱晞颜在宋朝年间颇负诗名,但一生仕途不畅,多次考试落第。在创作此诗时,他正值青年时期,心怀壮志,却又屡遭挫折,这种矛盾心理在他的诗歌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首诗创作于北宋末年,这是一个政治黑暗、社会动荡的时期。当时朝廷内部党派之争激烈,国家治理混乱。尽管外部环境险恶,朱晞颜依然坚持自己的信念,关注民间疾苦,用诗歌表达自己对国家和民生的忧虑。 在这种背景下,朱晞颜创作了《送俞君实十首以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为韵 其四》一诗。这首诗通过对送别场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别的惆怅之情。同时,通过对自己命运的感慨,揭示了作者在困境中的坚韧和不屈。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