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芜湖
平芜连楚甸,古县接通津。酒色澄江雨,茶香客焙春。鱼盐通远贾,鹅鸭共比邻。昨夜乡山梦,长吟到白苹。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是一首描绘水乡生活的诗。
原野连接着江南的土地,古老的县城与渡口相沟通。酒水如清澈的江水,茶汤犹如春日里的客人烘焙的香气。鱼虾和食盐交易来自远方,天鹅和鸭子成为了邻居。昨晚在梦中回到了故乡的山川,在水边的白苹中久久地歌唱。
去完善
释义
1. 平芜:形容平原上的草木非常茂盛。这里指芜湖一带的广阔平原。
2. 楚甸:楚国境内的原野,这里借指芜湖附近的地区。
3. 通津:连接交通要道的渡口,这里指芜湖位于长江边的地理位置,交通便利。
4. 澄江:清澈的江水,这里指芜湖附近长江江水的清澈景象。
5. 茶香客焙春:茶的香气弥漫在客人烘焙的春天里,这里是赞美芜湖茶文化的繁荣。
6. 鱼盐:渔业和盐业的统称,这里指芜湖丰富的水产资源和食盐资源。
7. 远贾:远方的商人,这里指芜湖商业贸易的繁荣,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商人前来交易。
8. 鹅鸭共比邻:形容芜湖的居民与家禽和谐共处的生活环境。
9. 乡山梦:回到家乡和山间的梦境,这里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10. 白苹:一种水生植物,这里用来形容芜湖水乡的美丽景色。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途经芜湖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首联“平芜连楚甸,古县接通津”,描述了芜湖地区的地理环境,展示了芜湖与外界的密切联系。颔联“酒色澄江雨,茶香客焙春”,描绘了芜湖地区的生活气息,通过美酒、茶香展现了当地的繁荣景象。颈联“鱼盐通远贾,鹅鸭共比邻”,进一步刻画了芜湖的商业氛围和居民的和谐共处。尾联“昨夜乡山梦,长吟到白苹”,以梦中所见之景结尾,传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整首诗层次分明,情感真挚,充分展示了诗人的才情和对故乡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经芜湖》是南宋诗人朱晞颜所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67年,正值南宋时期。在这个时期,南宋王朝偏安一隅,北方领土丧失殆尽,中原人民饱受战乱之苦。
朱晞颜生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他的一生也充满了波折。他曾担任过朝廷官员,但因对时政不满而辞官回乡,过上了隐逸的生活。在辞官之后,朱晞颜开始关注民间疾苦,他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
在《经芜湖》这首诗中,朱晞颜描绘了芜湖地区的荒凉景象,表达了对自己国家和人民的关切之情。他通过对芜湖地区河流、山峦、田野的描绘,展现了战争给当地带来的巨大破坏。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南宋朝廷无力收复失地的痛心疾首。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