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独客二首 其二

标题包含
独客二首 其二
世路艰于棘,生涯兀似禅。尚牵诗酒债,未断簿书缘。役役徒千里,悠悠付百年。何时脱羁絷,一棹浙江边。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朱晞颜(1876-1943),原名朱熹,字希贤,号晦庵,又号紫阳,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他是南宋理学家、教育家,尊称“朱子”。 朱晞颜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他的父亲朱松是进士出身,曾任秘书省校...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人生之路比荆棘还艰难,生活就像禅宗的修行一样孤独而坚韧。 至今还在为了诗歌和美酒还债,同时也无法摆脱繁琐的文书工作。 每日奔波劳碌,却好像毫无所获。什么时候才能摆脱这些束缚,驾一叶扁舟,去往浙江呢?
去完善
释义
1. 世路:指人世间的道路,喻指人生历程。 2. 艰:困难。 3. 棘:荆棘,比喻艰难困苦的境地。 4. 生涯:生活或工作经历。 5. 兀:无知无觉的样子。 6. 禅:佛教修行方法之一,这里喻指超脱世俗烦恼的境界。 7. 牵:牵扯,关联。 8. 诗酒债:指饮酒赋诗的习惯所导致的欠债。 9. 簿书:指官署中的文书工作。 10. 役役:劳碌的样子。 11. 悠悠:长久,遥远。 12. 脱羁絷:摆脱束缚与牵绊。 13. 一棹:一支船桨,代指一条船。 14. 浙江:古称钱塘江,位于中国浙江省境内,是浙江省最大的河流。
去完善
赏析
《独客二首·其二》是南宋诗人朱晞颜的一首表达人生感叹和理想追求的诗作。诗歌以抒写内心孤独的情感为主线,通过描述生活中的艰辛与无奈,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理想的追求。 首联“世路艰于棘,生涯兀似禅”,用比喻的手法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个人的生存状态。其中,“世路”象征诗人所经历的人生道路,而“艰于棘”则形容其充满艰难险阻;“生涯”代表诗人的日常生活,“兀似禅”意味着其单调无趣如同禅修一般。 颔联“尚牵诗酒债,未断簿书缘”,揭示了诗人作为文人士大夫的文艺才情与职业使命。虽然他深陷繁重的文书工作之中,但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诗歌爱好和应酬交际。这两句展示了一个世俗文人形象,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社会职责的担当。 颈联“役役徒千里,悠悠付百年”,是对诗人生活和命运的深刻反思。其中,“役役”形容不断劳作的状态,而“千里”则表示路途遥远;“悠悠”意为漫长无尽头,“百年”即指人的一生。这联诗句体现了诗人对自己劳碌生活的批判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叹。 尾联“何时脱羁絷,一棹浙江边”,抒发了诗人的理想境界。“羁絷”原意是束缚、拘束,这里指代诗人对现实生活的厌倦;“一棹浙江边”意味着诗人渴望摆脱尘世纷扰,归隐江湖,过上悠然自得的生活。诗人以想象自己乘船驶向浙江之畔的画面,传达了对自由与超脱的热切向往。 整体来看,《独客二首·其二》以优美的诗句,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通过对世俗生活的否定和对理想境界的憧憬,这首诗展现了一位在困境中坚持信念的文人士大夫形象。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独客二首 其二》这首诗出自南宋诗人朱晞颜之手,创作于公元1234年前后。这个时期,南宋正处于蒙古帝国侵略的危机之中,战事频繁,民不聊生。 在创作这首诗时,朱晞颜正值人生的中年时期,他身为士人,在战乱年代深感家国之痛,却又无法像士兵一样上战场杀敌报国。他在社会上担任地方官职,关注民生,但又感到无力回天。这种矛盾的心情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南宋社会对文人的要求更高,他们既要具备高尚的品德,又要能治国安邦。然而现实却是战争不断,国家局势动荡不安,文人的理想难以实现。朱晞颜作为其中的一员,他的人生经历和时代背景使他的诗歌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