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芗林閒居

标题包含
芗林閒居
芗林苍翠甚,极目可□诗。 梅子风前落,杏花雨后移。 清溪过半郭,孤月隐疏篱。 寂寂云山外,萧然独自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芗林郁郁葱葱,放眼望去,景色如画,令人陶醉。风吹过梅树林,花瓣飘落;雨后杏花盛开,春意盎然。清澈的小溪蜿蜒穿过村庄,孤月高悬,照耀在稀疏的篱笆上。在这寂静的云山之外,唯有我独自一人感受这份宁静与美好。
去完善
释义
1.芗林:芗音向,香草名。芗林指郑樵居住的村落环境; 2.苍翠:指植被的青绿; 3.极目:尽眼力所及之处; 4.风前:风来之前,引申为风吹的时候; 5.雨後:下雨之后; 6.清溪:清澈的小溪; 7.半郭:靠近城郭的地方; 8.孤月:指天上独悬的一轮明月; 9.疏篱:稀疏的篱笆; 10.寂寂:寂静无声; 11.云山:云雾缭绕的山峦; 12.萧然:清静、冷落的样子; 13.独自知:只有自己能知道或理解。
去完善
赏析
《芗林閒居》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林田园中的闲适生活场景。首联“芗林苍翠甚,极目可□诗”通过视觉描写芗林的色彩与广阔,奠定了整首诗的自然意境。颔联“梅子风前落,杏花雨后移”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风前梅子和雨后杏花的画面,展现了自然界丰富的变化。颈联“清溪过半郭,孤月隐疏篱”描绘溪水清澈、孤月高悬的景象,更显得诗人身处的自然环境清幽宁静。尾联“寂寂云山外,萧然独自知”以云山的静谧为背景,表现诗人的孤独心境及自我认知。全诗充分展示了诗人在山野间的悠然自得和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受,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纷扰的意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芗林閒居》是南宋著名学者、诗人郑樵的一首抒怀之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南宋中期,大约在公元1160年左右。这个时期,正是南宋政权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逐渐恢复的时期。然而,郑樵所处的时代,依然充满了战争的硝烟。北方金国对宋的威胁始终存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交织在一起,使得这个时期的文人墨客普遍感到忧心忡忡。 在人生际遇方面,郑樵作为一个博学多才的学者,他的才华并没有得到当时统治者的重视。他曾在朝廷任职,但由于主张抗金而被排斥,最后被迫辞官回乡。回到家乡后,他致力于学术研究,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他壮志难酬的无奈。 在社会背景方面,南宋时期,由于北方战乱不断,大量民众南迁,南方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这个时期的政治却相对腐朽,官僚体系腐败严重,民间疾苦日益加剧。在这种背景下,许多文人墨客选择归隐田园,以抒发胸中的不平之气。郑樵的这首《芗林閒居》就是他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