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答孟东野

标题包含
答孟东野
酸寒孟夫子,苦爱老叉诗。生涩有百篇,谓是琼瑶辞。 百篇非所长,忧来豁穷悲。唯有刚肠铁,百炼不柔亏。 退之何可骂,东野何可欺。文王已云没,谁顾好爵縻。 生死守一丘,宁计饱与饥。万事付杯酒,从人笑狂痴。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才华横溢的孟夫子,痴迷于古老的诗歌。他留下了许多艰涩的作品,如同美玉般的辞章。 虽然他的佳作有限,但愁绪却如涌泉般涌现。只有坚定的信念,才能抵御世事的无常。 韩愈怎能受到责骂?东野又如何能被欺骗呢?周文王早已离去,谁还会在乎那些名利浮华呢? 宁愿在一方土地坚守生死,也不愿去计较温饱问题。将所有的事情托付给美酒,让人嘲笑他的癫狂与痴迷。
去完善
释义
1. 孟夫子:指孟郊,字东野,唐代著名诗人,与韩愈并称“韩孟”。 2. 老叉:刘叉的自称。 3. 生涩:指诗歌风格独特,用词独特。 4. 琼瑶辞:比喻优美动人的诗句。 5. 刚肠铁:形容性格刚烈不屈。 6. 百炼不柔亏:经过无数次锻炼也不会变得软弱。 7. 文王:周文王,古代明君的象征。 8. 好爵縻:指高官厚禄。 9. 一丘:指隐居之地。 10. 宁计:不考虑。 11. 从人:听任他人。 12. 狂痴:狂妄痴迷,形容不拘小节的性格。
去完善
赏析
《答孟东野》是一首表达作者与孟东野交情的诗歌,通过描述孟东野对诗人刘叉的赞美、理解以及尊重,表达了他们对文学的热爱和执着。这首诗将两人的友谊用诗意的形式描绘出来,令人感叹。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答孟东野》是一首唐代诗人刘叉所作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为公元8世纪末至9世纪初,正值唐宪宗时期。在那时,国家政治较为稳定,经济文化发展迅速,诗人们纷纷抒发个人情感,以实现个人的理想和抱负。 刘叉在当时并未获得广泛的赞誉,他的生活也颇为艰辛。他曾一度离家出走,远游四方,饱尝了人间疾苦。然而,这种困苦的生活经历却成为他创作的源泉。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对百姓疾苦的同情,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此外,刘叉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唐新乐府运动兴起之时。新乐府运动主张诗歌要关注社会现实,反映民生疾苦,提倡诗歌形式的创新。在这种背景下,刘叉的诗歌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他以质朴的语言、直白的表达,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社会画卷,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