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采桑子·那能寂寞芳菲节

标题包含
采桑子·那能寂寞芳菲节
那能寂寞芳菲节,欲话生平。夜已三更。一阕悲歌泪暗零。 须知秋叶春花促,点鬓星星。遇酒须倾,莫问千秋万岁名。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纳兰性德,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他是清代著名词人、文学家,与朱彝尊、陈维崧并称“清词三大家”。 纳兰性德生于康熙十一年(1672年),他的家族是满族八大姓之一的叶赫那拉氏,地位...查看更多
Hey___ZM
去完善

译文
在寂寞的花季时,想谈论一生的事情。夜已深了,一曲悲歌让人暗自流泪。 要知道秋天和春天的交替总是很快,岁月催人老。遇到好酒就要喝,不用去追求千古留名。
Hey___ZM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采桑子:词牌名,又名《丑奴儿》。 2. 纳兰性德:清初著名文学家、诗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族正黄旗人。 3. 芳菲节:指春天花草繁盛的季节。 4. 生平:一生的经历。 5. 三更:古代时辰划分,一夜分为五更,三更为夜半。 6. 一阕悲歌:指一首充满悲伤情感的歌曲。 7. 秋叶春花促:指春秋四季交替很快。 8. 点鬓星星:形容头发逐渐变白。 9. 遇酒须倾:遇到美酒就要尽情地喝。 10. 千秋万岁名:指长久的名声。
Hey___ZM
去完善
赏析
《采桑子·那能寂寞芳菲节》这首词描绘了词人纳兰性德内心的孤独与忧郁。在芳菲时节,本应是热闹欢愉的时光,但纳兰性德却感到孤独寂寞,无法分享他的心声。尽管时间已至深夜,但他依然无法入睡,只能含泪吟唱一曲悲歌,暗自神伤。 词中的“须知秋叶春花促,点鬓星星”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岁月的流逝。秋风萧瑟,落英缤纷,这是大自然的轮回,也是人生的写照。词人身上的白发已经依稀可见,这是他人生经历沧桑的见证。 最后两句“遇酒须倾,莫问千秋万岁名”,表达了词人对名利的淡泊。他不再追求青史留名,而是选择尽情地享受当下的生活,让每一个瞬间都充满欢乐。 整首词流露出一种深沉的人生哲理,体现了词人在逆境中寻求心灵解脱的精神风貌。
Hey___ZM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采桑子·那能寂寞芳菲节》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佳作,创作于康熙十四年(1675年)左右。这个时期,纳兰性德年仅21岁,风华正茂,却因家族联姻而陷入情感的困扰。 在那个时代,满族文化与汉族文化交融,纳兰性德既受到了儒家教育的熏陶,又因贵族身份,对宫廷生活有着深刻的了解。这首词描绘了词人在春光明媚的季节里却感到孤独和失落的情感,流露出他的无奈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Hey___ZM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