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虞美人·残灯风灭炉烟冷

标题包含
虞美人·残灯风灭炉烟冷
残灯风灭炉烟冷,相伴唯孤影。判教狼藉醉清樽,为问世间醒眼是何人。 难逢易散花间酒,饮罢空搔首。闲愁总付醉来眠,只恐醒时依旧到樽前。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纳兰性德,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他是清代著名词人、文学家,与朱彝尊、陈维崧并称“清词三大家”。 纳兰性德生于康熙十一年(1672年),他的家族是满族八大姓之一的叶赫那拉氏,地位...查看更多
馒头不好吃
去完善

译文
摇曳的油灯渐渐熄灭,炭火炉上的烟雾也已冷却,此时此刻,陪伴我的只有孤独的影子。生活总是如此,总会让人陷入混乱与迷茫之中,想借酒消愁却又感到清醒才是难得可贵,那究竟在这个世界里,谁是真正清醒的人呢?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而难以持久,仿佛一场迷离的花间盛宴,待到曲终人散时,只剩下寂寥的身影和无尽的遗憾。可惜啊,我无法将这份忧愁带入梦中消散,只怕醒来时依然回到了那令人无奈的现实中。
馒头不好吃
去完善
释义
1. 虞美人:词牌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用平韵。 2. 残灯风灭炉烟冷:形容灯光昏暗,炉火熄灭,环境凄冷。 3. 相伴唯孤影:只有孤单的影子陪伴自己。 4. 判教狼藉醉清樽:宁愿让美酒狼藉,也要借酒消愁。 5. 为问世间醒眼是何人:询问世间还有多少人保持清醒的头脑。 6. 难逢易散花间酒:相聚短暂,花间之酒容易消散。 7. 饮罢空搔首:饮酒之后,只能徒劳地抓头发。 8. 闲愁总付醉来眠:将闲愁寄托在醉酒后的睡眠中。 9. 只恐醒时依旧到樽前:担心醒来时,依旧面对酒樽。
馒头不好吃
去完善
赏析
《虞美人·残灯风灭炉烟冷》纳兰性德的这首词表达了一种深沉的孤独感。词的上阙描述了孤单的场景:残灯、风灭、炉烟冷,以及相伴的唯有自己的孤影。这种孤独的境地让人不禁要问,在这个世界里,清醒的眼睛究竟是何人呢? 下阙则描绘了与友人的相聚饮酒,但也难掩内心的寂寞。诗人将闲愁寄托在醉意之中,希望醒来时仍能身处杯盏之间。然而,这只不过是诗人对于现实的不满和无奈罢了。 整首词以沉郁婉约的笔调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孤独的感受,同时也展现了他在面对困境时的豁达与超脱。
馒头不好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虞美人·残灯风灭炉烟冷》是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的作品。这首词的创作时间是清朝康熙年间,当时的社会繁荣昌盛,文化发展迅速。然而,在表面的繁华背后,却隐藏着不为人知的悲伤。 纳兰性德的一生充满了曲折。他的父亲是朝廷重臣,家境显赫。然而,他却对官场生活并不热衷,反而痴迷于文学创作。他在风华正茂的年纪便因病离世,令人扼腕叹息。在他的笔下,我们看到了一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对命运的无奈和对人生的感慨。 同时,这个时期的中国正处于明清更迭之际,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尽管表面上国泰民安,但实际上民间疾苦、政治腐败等问题已经越来越严重。纳兰性德作为一个敏感的词人,对这些社会问题有着深刻的体会。他用自己的词作反映了这个时代的悲哀,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馒头不好吃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