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鬓云松令·枕函香

标题包含
鬓云松令·枕函香
枕函香,花径漏。依约相逢,絮语黄昏后。时节薄寒人病酒,刬地梨花,彻夜东风瘦。 掩银屏,垂翠袖。何处吹箫,脉脉情微逗。肠断月明红豆蔻,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纳兰性德,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他是清代著名词人、文学家,与朱彝尊、陈维崧并称“清词三大家”。 纳兰性德生于康熙十一年(1672年),他的家族是满族八大姓之一的叶赫那拉氏,地位...查看更多
张维
去完善

译文
枕头里飘着阵阵香气,花开在小径上,泄出春光。像约定好了一样,在黄昏时分我们相聚,轻声细语谈论着生活的点滴。这个时节有些微凉,我喝了一点酒,身体感觉有点不舒服。然而此时的梨花却开得正旺,春风整夜不息,使它们更加艳丽。 我把银色的屏风关上,低垂着翠绿色的衣袖。忽然不知从何处传来一阵悠扬的箫声,声声都透露出深情。月光下的红豆蔻格外令人断肠,而月亮依然是那时的月亮,人呢?是否还一如往昔?
张维
去完善
释义
1. 鬓云松令:词牌名。 2. 枕函香:指枕头里的香气。 3. 花径漏:形容小径幽深。 4. 依约:隐约,不确定的样子。 5. 病酒:饮酒过量,身体不适。 6. 刬地:依旧,照旧。 7. 翠袖:绿色衣袖,多用于美女的描绘。 8. 脉脉:含情不语的样子。 9. 红豆蔻:常绿乔木,其果实为红色。 10. 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指现在的人和月亮还和以前一样吗?
张维
去完善
赏析
《鬓云松令·枕函香》这首词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与思绪,表现出了作者浓厚的情感和深沉的内心世界。上阕描述了黄昏时分,花香盈满枕,人与花影相伴,别有一番韵味。而时令尚寒,这薄薄的寒冷仿佛正映衬着作者的病情。当东风拂过,满地的梨花显得更加稀疏,整夜的风似乎让它们更加消瘦。 下阕则进一步渲染气氛。那清脆的箫声如同触动心弦一般,深深打动了作者的心灵。此时此刻,明亮的月光、艳丽的红豆蔻交织在一起,给读者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然而,作者对于过去美好的回忆和对现实的忧虑也在心中徘徊不去。最终提出的问题是:“月亮仍是那时的月亮,可人呢?是否还和那时一样?”这个问题不仅揭示了作者内心深处的矛盾和纠结,也使整首词的情感达到高潮。
张维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鬓云松令·枕函香》是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的作品,此词约作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在这之前的一年,纳兰性德的表妹谢氏病逝,对纳兰性德的情感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这一年,纳兰性德担任康熙皇帝的銮仪卫,深宫里常常孤独徘徊,心情极度抑郁。 在当时,满清政权已经稳固,然而汉文化和思想的压迫仍然使得很多汉族士人感到痛苦。纳兰性德身为满族人,却能深刻理解这种矛盾,对宫廷的繁华和权力争夺持有清醒的认识,这也成为他悲剧人生的底色。
张维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