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中好·握手西风泪不干
握手西风泪不干,年来多在别离间。遥知独听灯前雨,转忆同看雪后山。
凭寄语,劝加餐。桂花时节约重还。分明小像沉香缕,一片伤心欲画难。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握别西风泪流不止,近年多经历离别的苦痛。
遥想远方的你独自聆听窗前细雨,又回忆起我们一同观赏雪后山景的美好时光。
请托寄语,嘱咐你要保重身体,按时用餐。待到桂花盛开的时节,约定再次重逢。
回想起你清晰的音容笑貌犹如沉香般令人难忘,却难以画出那片痛彻心扉的情感。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西风:秋风。
2. 遥知:在远处知道。
3. 凭寄语:通过寄信的方式传递我的祝福。
4. 加餐:多吃饭,表示关心对方的生活。
5. 桂花时节:指秋季,桂花盛开的季节。
6. 约:约定。
7. 重还:再次回来。
8. 小像:这里指的是对方的画像。
9. 沉香缕:沉香木制成的线香。
10. 一片伤心:表达心中深深的哀伤之情。
11. 欲画难:想要描绘出来却感到非常困难。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的意象与情感独具一格。开篇的“握手西风泪不干”描绘出一幅离别悲伤的场景,为整首词奠定了哀伤的情感基调。紧接着“年来多在别离间”则是深化了这一主题,传达出诗人这些年里常常沉浸在别离的痛苦之中的生活现实。
接下来两句“遥知独听灯前雨,转忆同看雪后山”是诗人想象远方故人此刻的心情和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独听风雨的孤寂,联想到过去一同赏雪的欢乐,形成强烈的反差,更突显了诗人对分离的痛苦和对故人的思念之情。
下阕的“凭寄语,劝加餐。桂花时节约重还”则以诗人的口吻,给远方的故人带去问候和约定。然而这背后的期待却无法掩饰诗人内心的失落与焦虑。最后的“分明小像沉香缕,一片伤心欲画难”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绪,意指心中的离愁与苦痛难以用言语描绘,唯能借沉香的缕缕烟雾寄托哀思。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于中好·握手西风泪不干》是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的作品,此诗约作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深秋。此时正是清朝入关后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的时期。纳兰性德出身满族贵族,自幼才华横溢,成为康熙皇帝的侍卫,深受皇帝宠信。然而在这看似风光的背后,他却始终难以摆脱内心的孤独与忧郁。同年五月,纳兰性德的挚友朱彝尊去世,这让他悲痛欲绝,倍感人生无常,从而有了这首咏怀之作。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