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赵生
玄霤峰如画,别来劳梦思。江乡为客久,岁晚到家迟。夜暖梅花发,冬深草亦衰。红尘染衣袂,莫使白云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玄溜峰如诗如画,别离后思念不断。在江边故乡已做客多时,岁末归家却迟迟未至。夜晚温暖时梅花盛开,冬天渐深草木渐渐凋萎。世俗尘埃沾染了衣袖,别让这污浊沾染了白云般的纯净心境。
去完善
释义
玄霤峰:疑似是作者笔误,当指庐山五老峰,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南部的庐山。
江乡:长江沿岸的乡村或江南水乡地区。
草亦衰:指的是草木在秋冬季节逐渐枯黄衰落。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离别和思乡的古诗。诗人以玄霤峰的景色为引子,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接着诗人描述了友人离家在外的时间之长,以及回家之晚。接着诗人通过描写梅花的开放和草地的衰落,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最后,诗人提醒友人不要让自己的衣服沾染上红尘的气味,以免让白云知道自己的世俗之气。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友情的感慨,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思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赵生》是明代诗人陈植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明朝,具体时间未详,但从诗的内容和风格来看,可能是在陈植中晚年时期创作的。
在创作此诗时,陈植已是一位颇有成就的文人。他自幼聪颖过人,学识渊博,曾担任过翰林院编修、国子监祭酒等职位。然而,他在官场上的经历并不顺利,多次遭贬谪,使得他对世事产生了深刻的反思。这种人生经历使他的作品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哲理思考。
明朝时期,科举制度对文人的影响深远,许多文人为追求功名而埋头苦读,但也有像陈植这样的文人,他们不甘于随波逐流,渴望独立思考,追求真理。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陈植的创作风格独树一帜,他的作品既有对现实的批判,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探索。
《送赵生》这首诗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产生的。诗人通过对赵生的送别,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陈植对人生的哲思:世间万物皆有离别,唯有真挚的友情和崇高的理想永恒不变。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