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友仁泊舟虎丘独步
西丘雨过落花村,决决溪塘水涨浑。楼阁日斜唯影立,辘轳泉滴尚声喧。无言苍石空横道,傲世青山不出门。独往忽惊春已去,题诗犹记刻舟痕。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经过西边小山头的雨水冲刷,落红的花瓣铺满了村落的小径。溪塘里的水因为这场大雨而变得混浊。在夕阳斜照下,楼阁显得孤单,只有影子相伴。泉水从井中提出来时,还有“咕噜咕噜”的水声。周围一片宁静,青石板上只有风声和树影。这里的青山似乎孤高独立,很少与外界交流。独自走在这山里,忽然发现春天已经悄悄离去。回想往事,还清楚记得在山间溪流刻字留名的情景。
去完善
释义
1. 西丘:西边的山丘或坟墓。
2. 落花村:指繁花凋谢的村庄。
3. 决决:水流的样子。
4. 阁楼:高大华丽的楼房。
5. 日斜:太阳偏斜,即日落时分。
6. 唯影立:只有影子陪伴。
7. 辘轳:一种利用轮轴原理制成的提水器具。
8. 泉滴:泉水流淌。
9. 傲世:骄傲于世,表示孤高独立。
10. 出门:走出家门。
11. 独往:独自前往。
12. 题诗:写诗留言。
13. 刻舟痕:在船身上刻画痕迹。
去完善
赏析
本诗首联描绘了诗人所处的江南水乡的景色,通过对“西丘”、“落花村”等词汇的运用,形象地展现了春日雨后宁静而富有生机的氛围。
颔联则转向具体场景,通过描述溪水上涨和阁楼斜阳的景色,传递出时间的推移与景色的变迁。紧接着的颈联中,诗人用“无言苍石”和“傲世青山”象征了自己独立于世的心境,表达了不随世俗所动的坚定态度。
尾联则是本诗的高潮部分,以“忽惊春已去”的感慨揭示了时光易逝的主题,同时用“题诗犹记刻舟痕”表明自己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珍视。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鲜明的意象,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将山水景致与人文情怀完美融合在一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在明朝嘉靖年间,诗人陈植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次友仁泊舟虎丘独步》。嘉靖时期,国家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不安,民众生活困苦。而陈植的一生也充满了波折。他自幼才华横溢,却屡试不第,直到晚年才中进士。然而他的政治生涯也并不顺利,因直言进谏而被贬谪,最后以布衣终老。
在创作这首诗时,陈植正身处困境之中。他与朋友在虎丘泊舟,独步寻幽,抒发内心的感慨。诗中描绘了虎丘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他也抒发了自己对世事无常、命运多舛的感慨。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陈植的诗篇成为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屈抗争的象征。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