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标题包含
天际三竿量日月,人间一镜照山河。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现代白话文译文:在遥远的天空中,日月的光芒如同三根竹竿测量着天地;在辽阔的大地上,明镜般的湖泊映照着山川河流。
去完善
释义
【词语注释】: 1. 天际:天边,形容天空的边缘或很高的地方。 2. 三竿:指太阳初升时从地平线上升起的高度。这里指日出的时间,大约是早晨7点至9点之间。 3. 量:测量,计量。 4. 日月:太阳和月亮,这里也可以理解为时光。 5. 人间:人类社会,世间。 6. 一镜:一面镜子。这里用来比喻平静的湖面或者明亮的月亮。 7. 照:照耀,照射。 8. 山河:山岳和河流,这里泛指大地上的自然景观。
去完善
赏析
这句诗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哲学思考。"天际三竿量日月"描述了太阳从地平线升起时的壮丽景象,而"人间一镜照山河"则传达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相互映照。这种对比不仅揭示了自然景观与人类社会的联系,还表达了诗人对宇宙万物的敬畏之情。总的来说,这句诗富有哲理,使人深思。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句》是南宋诗人陈植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末年,具体时间难以考证。在诗人的时代,南宋正处于金、蒙两强对峙的困境中,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在这个时期,陈植以他的诗歌才华和家国情怀,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和期望。 陈植(生卒年不详),字立之,号立庵,南宋末年的著名诗人。他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然而,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他的人生际遇并不顺利。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却始终未能金榜题名。尽管如此,他仍然坚守着对文学的热爱,潜心研究诗歌创作。 在陈植生活的时代,南宋朝廷软弱无能,面对金、蒙两强的侵略,始终束手无策。诗人对此深感痛心,因此在他的诗歌作品中,常常流露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这首《句》正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之一。诗中以“野水连天碧”的形象描绘了国家的危机四伏,表达了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