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冲虚宫

标题包含
冲虚宫
鼎边鸡犬知何在,云外龙鸾去已赊。 惟有黄金余瓦砾,贫民时复得些些。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远处农田间放养的家禽和家畜们都去了哪里?只在云端之外飞翔的凤凰与龙才离去不久。但留下的金子堆砌成了瓦砾,普通的百姓有时候还能捡到其中的一些。
去完善
释义
1. 冲虚宫:古代道观的名称,即本诗的背景地点。 2. 鼎边鸡犬:指古代皇帝举行宴会时的景象,此处指代繁华盛世。 3. 云外龙鸾:比喻远离尘世的高尚之人,此处指冲虚宫中的道士。 4. 黄金余瓦砾:指冲虚宫曾有的繁荣与富丽,现在只剩下残垣断壁。 5. 贫民时复得些些:表示贫穷的人有时还能得到冲虚宫的一些帮助或施舍。
去完善
赏析
《冲虚宫》是明代诗人陈植的作品。这首诗以冲虚宫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变迁和人生百态的感慨。 首句“鼎边鸡犬知何在”,描绘了冲虚宫昔日的繁荣景象,通过“鸡犬”这一意象,表现了人间的烟火气息。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切都已经消逝,令人感叹不已。 次句“云外龙鸾去已赊”,则进一步揭示了冲虚宫的衰落。“龙鸾”象征着皇家气派,而今却已经远离,暗示了冲虚宫地位的下降。同时,“云外”一词也表现了作者超然物外的态度,反映了其对于世事变迁的深刻理解。 第三句“惟有黄金余瓦砾”,则是对冲虚宫现状的直接描绘。昔日辉煌的宫殿,如今只剩下一片瓦砾,当年的繁华已不复存在。这里的“黄金”与“瓦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突出了冲虚宫的沧桑变化。 末句“贫民时复得些些”,则是对于现实生活的关照。虽然冲虚宫已经破败不堪,但仍有贫民在其中寻求一些生活所需。这既表现了作者的人文关怀,也反映出他对于现实的深刻洞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冲虚宫》是唐代诗人陈植的一首描绘道教修行生活的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年)。 陈植生活于唐朝鼎盛时期,当时道教盛行,许多士人纷纷加入道教寻求精神寄托。而陈植本人也对道教有着深厚的信仰和兴趣,他曾多次游历名山大川,探访道观,结交道士。在这期间,他创作了许多描绘道教修行生活的诗篇,《冲虚宫》就是其中之一。 在唐玄宗开元年间,唐朝国力强盛,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文化事业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这个时期,道教得到了皇室的全力支持,成为国家的宗教。许多道士成为了皇帝的国师,参与国家政治,引领道教的发展。同时,民间对道教的热情也空前高涨,许多人加入到道教的行列,寻求精神的慰藉。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陈植怀着对道教的热爱和对修道的向往,写下了这首描绘冲虚宫景象的诗篇。通过对冲虚宫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道教修行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超越的追求。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