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书
烦心思所持,屏事入小阁。踾扑下尘梁,侈哆张败笈。雨烂百数番,虫食三四筴。轩昂醉墨闹,纤悉新书杂。鱼子或破碎,蚕儿尚狎恰。快心伯长文,跋尾清臣拓。幼辞反知进,故句时自惬。坠亡多玩爱,存聚必券帖。疏密交及戚,前后生与𣩄。诲束俨父师,寒暑怖儿妾。谑浪笑忽还,私昵情再接。怆事涕涔涔,悯时叹𠴲𠴲。一饷诚寂寞,千里遽会合。游心到句甬,开眼见苕霅。京华历历复,节物匆匆涉。恍尔惊异方,遁去乃几腊。回头厌襞积,举体觉疲薾。东阁聊欠伸,梦断风一飒。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思绪烦扰之时,便抛却诸事,独自进入小楼。尘埃堆积在木梁上,破旧的书架杂乱无章。雨水浸透了百余本书籍,书页上虫蛀的痕迹清晰可见。笔势雄健的文字热闹纷繁,繁复精细的新篇混杂其中。书中的精华或许已经破碎,而其精神仍鲜活如蚕。欣赏这痛快人心的文章,赞美那份清新的题字。年轻时反而追求进步,如今的语句却时常让我感到惬意。那些遗忘的东西多是好玩之物,保留下的定是那些珍贵信笺。字迹疏密交织如同亲友,篇首和尾章犹如人生的起伏。教诲严格如严父,关爱备至似慈母。戏言欢笑之间,亲密感情再次交汇。感伤之事泪水满襟,悲悯时局叹息不已。一瞬间确实有些寂寞,千里之外却能相逢。游览的心飞往句章古城,眼前的景象是苕霅溪水。北京的景物依旧,时令事物更迭快速。恍然间仿佛置身于异乡,逃离现实才到岁末。回顾过往疲惫不堪,整个身体都感到筋疲力尽。在东阁中暂时放松,醒来时只听见微风掠过。
去完善
释义
1. "烦心思所持":烦心,指烦恼的心情;思,思绪;所持,所困扰的事物。这句话形容人被烦恼困扰的状态。
2. "屏事入小阁":屏事,指摒弃日常琐事;小阁,指诗人所处的小书房。整句意为暂时抛开纷扰的世事,专心投入到自己的小书房中。
3. "踾扑下尘梁":薠扑,形容走路的声音;尘梁,即灰尘弥漫的房梁。这句描绘了诗人进入书房时的场景。
4. "侈哆张败笈":侈哆,形容书卷堆叠的样子;张败笈,形容破旧的书卷。这句话描述了书房里破旧书籍堆积的情形。
5. "雨烂百数番":雨烂,指因雨水浸泡而破损的书籍;百数番,形容损坏严重的程度。这句描述了书籍被雨水损坏的情况。
6. "虫食三四筴":虫食,指被虫子蛀蚀的书籍;三四筴,形容受到虫蛀的程度。这句同样描述了书籍受损的情况。
7. "轩昂醉墨闹":轩昂,形容笔墨潇洒的风格;醉墨闹,形容书法技艺的高超。这句称赞诗人的书法造诣。
8. "纤悉新书杂":纤悉,形容书籍内容的详尽;新书杂,形容各类新书的混杂。这句描述书房内书籍的种类繁多。
9. "鱼子或破碎":鱼子,指书籍装订处;破碎,指书籍破损的状况。这句继续描述书房内书籍受损的情况。
10. "蚕儿尚狎恰":蚕儿,比喻书中的字迹;尚,仍然;狎恰,形容字迹清晰。这句表示书房内的书籍字迹依然清晰可见。
11. "快心伯长文":快心,指心中愉悦;伯长文,指诗人认为好的文章。这句表示诗人对优秀文章的欣赏之情。
12. "跋尾清臣拓":跋尾,指书后的题跋;清臣,指宋代书法家李清臣;拓,指临摹作品。这句描述诗人欣赏书法家李晴臣的作品。
13. "幼辞反知进":幼辞,指年少时的诗句;反知进,指随着年龄增长对诗歌的理解更加深入。这句表示诗人对自己诗作的看法。
14. "故句时自惬":故句,指旧时的诗句;时自惬,指不时地让自己满意。这句表示诗人对自己的诗作有一定的自信。
15. "坠亡多玩爱":坠亡,指遗失的诗篇;多玩爱,指诗人对诗篇的喜爱。这句表达诗人对自己遗失诗篇的热爱。
16. "存聚必券帖":存聚,指收藏聚集;必券帖,指一定是要珍爱的篇章。这句表示诗人对收藏诗篇的态度。
17. "疏密交及戚":疏密,指诗篇的布局;交及戚,指交织着忧喜的情绪。这句描述诗人阅读诗篇时的心情变化。
18. "前后生与":前后生,指不同时期的诗篇;与,指伴随。这句表示诗篇伴随着诗人的成长过程。
19. "诲束俨父师":诲束,指教诲约束;俨父师,指以父亲和老师般的严厉要求自己。这句描述诗人对待自己学问的态度。
20. "寒暑怖儿妾":寒暑,指一年四季;怖儿妾,指对子女、妻妾的关心。这句表示诗人对家人的关爱。
21. "谑浪笑忽还":谑浪,指戏谑调侃;笑忽还,指突然间的欢笑。这句描述诗人在阅读诗篇时的轻松氛围。
22. "私昵情再接":私昵,指私下亲密的关系;情再接,指情感上的共鸣。这句表示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23. "怆事涕涔涔":怆事,指悲伤的事情;涕涔涔,指泪流不止。这句表达诗人面对伤感往事时的悲痛心情。
24. "悯时叹𠴲𠴲":悯时,指同情时代的不幸;叹𠴲𠴲,指叹息声。这句反映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切。
25. "一饷诚寂寞":一饷,指片刻之间;诚寂寞,指真正的孤独感。这句描述诗人内心的孤独感受。
26. "千里遽会合":千里,指远离故乡的地方;遽会合,指突然间的相聚。这句表示诗人与故乡友人的意外重逢。
27. "游心到句甬":游心,指漫游的心思;句甬,指浙江宁波一带。这句描述诗人旅居浙江宁波的情景。
28. "开眼见苕霅":苕霅,指浙江湖州一带的苕溪。这句表示诗人来到浙江湖州的所见景色。
29. "京华历历复":京华,指繁华的京城;历历复,指清晰地重现眼前。这句描述诗人回忆在京城的时光。
30. "节物匆匆涉":节物,指季节性的风俗事物;匆匆涉,指迅速地度过。这句表示诗人随着四季更替而体验不同的风俗。
31. "恍尔惊异方":恍尔,指恍惚之间;惊异方,指惊奇地发现他乡的风土人情。这句描述诗人在异乡的体验。
32. "遁去乃几腊":遁去,指时间的流逝;几腊,指农历的腊月。这句表示诗人意识到时间已接近年底。
33. "回头厌襞积":回头,指回顾过去;厌襞积,指厌恶积累的事务。这句表示诗人对过去繁杂事务的厌烦情绪。
34. "举体觉疲薾":举体,指整个身体;疲薾,指疲惫不堪。这句描述诗人身心俱疲的状态。
35. "东阁聊欠伸":东阁,指诗人的书房;欠伸,指打哈欠和伸展四肢的动作,表示休息。这句表示诗人在书房里稍作休息。
36. "梦断风一飒":梦断,指梦境被打断;风一飒,指一阵清风。这句描述诗人从梦中醒来,感受到清新的空气。
去完善
赏析
《检书》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整理藏书时的所见所思。诗中的“烦心思所持,屏事入小阁”,表明诗人放下纷繁的心事,进入静谧的书房。接下来的“轒扑下尘梁,侈哆张败笈”,则形象地描述了书籍的破旧不堪。尽管书籍破旧,但仍有其独特的魅力,如“轩昂醉墨闹,纤悉新书杂”,表达了诗人对这些古书的热爱。
在诗人的眼中,这些古书仿佛有了生命,如“鱼子或破碎,蚕儿尚狎恰”,形容古书的珍贵和独特。同时,诗人通过“快心伯长文,跋尾清臣拓”,表达了对古书内容和作者的高度赞扬。此外,诗人还通过“幼辞反知进,故句时自惬”,表达了他对这些古书的独特理解和对知识的渴求。
然而,诗人并未忽视现实中的困扰,如“坠亡多玩爱,存聚必券帖”,暗示了书籍的散失和不易保存。尽管如此,诗人仍然坚持读书和学习,如“疏密交及戚,前后生与𣩄”,表达了他在知识海洋中不断探索的精神。
在接下来的部分,诗人通过“诲束俨父师,寒暑怖儿妾。谑浪笑忽还,私昵情再接”,表达了对学习的执着和对知识的尊重。他时而沉浸在书本的世界中,时而又被现实中的琐事打扰。
诗人感叹时光荏苒,如“一饷诚寂寞,千里遽会合。游心到句甬,开眼见苕霅。京华历历复,节物匆匆涉。恍尔惊异方,遁去乃几腊”,表达了他的感慨和无奈。诗人最后在书房中暂得安宁,如“回头厌襞积,举体觉疲薾。东阁聊欠伸,梦断风一飒”,展现了一幅宁静的画面。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苏舜钦的《检书》作于北宋时期。此时的中国正处于封建社会的高峰,科举制度日趋完善,士人阶层成为了社会的主体。苏舜钦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然而他并未走寻常的科举之路,而是选择通过荐举进入官场。这样的经历使得他的诗作具有独特的视野和深度。
在《检书》这首诗中,苏舜钦以检书的动作为契机,表达了自己对于知识的渴望和对人生的思考。他提到“中厨”、“儒生”等意象,暗示了他在生活中所面临的压力和挑战。这种压力可能来自于家庭的责任、官场的纷争以及个人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