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八首 其二
天地一指,万物一马。
踏倒系驴橛,清风满天下,庄生亦是悠悠者。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整个世界就如同手指一样紧密相连,万事万物则如同马儿奔腾不息。倒掉拴驴的木橛子,让清风吹遍大地,庄周也能感受到这无尽的悠闲。
去完善
释义
1. "天地一指":指天和地是浑然一体的,没有绝对区分。其中“一指”出自《庄子·内篇·养生主》:“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
2. "万物一马":与"天地一指"相呼应,表示万物的本质是相同的,都在同一个大道之中。其中“一马”同样是源于《庄子·内篇·养生主》。
3. "踏倒系驴橛":意思是消除一切执着、成见,以达到无为而治的状态。其中“系驴橛”是一种常见的农村用具,用来栓住驴子。在禅宗中,这句话被用来比喻消除所有的执着。
4. "清风满天下":表示自由自在,无所拘束的境界。这里"清风"是对"无为之治"的一种隐喻表达。
5. "庄生亦是悠悠者":意为庄子也是主张无所执着的人。其中"庄生"指的是庄子,"悠悠"原意是长远的意思,在这里形容无所执着的生活态度。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偈诗由唐代高僧释思慧所写,意旨深远、寓意深刻,充满了禅意。首句“天地一指,万物一马”表达了诗人以禅宗视角看待世界,认为天地与万物在本质上是一体的。作者巧妙地借用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道家哲学,强调世界的统一性。
次句“踏倒系驴橛,清风满天下”描述了一个生动的画面:一只驴子从驴桩上摔下,四脚朝天,看似失败却反让大地充满清风,寓意着诗人理解生活的豁达态度。同时,“系驴橛”也被理解为禅宗对公案的比喻,代表了执着和成见。踏倒系驴橛意味着摒弃这些固有的观念,保持心灵的自由。
末句“庄生亦是悠悠者”点明了这首诗的主题。庄子提倡顺应自然、逍遥自在的生活态度,这与诗人宣扬的理念相吻合。在这里,“悠悠者”意指超脱世俗纷扰的人,表现出诗人对庄周哲学思想的肯定。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世界的洞察和独特视角展现了禅宗精神的精华,传达了空灵、达观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偈八首·其二》是五代时期高僧释思慧所作。释思慧,生卒年不详,五代时期著名诗僧,以吟咏人生哲理、劝诫世俗的偈语诗歌而著称。
在公元907年至960年的五代十国时期,中国历经战乱和社会动荡,民生疾苦。这一时期的佛教文化得到了一定的恢复和发展。释思慧在此时受到禅宗思想的影响,开始创作具有哲理和教化意义的诗歌作品。他以简练的文字、通俗易懂的语言将佛教教义传达给广大民众,使人们能够在其中得到心灵的慰藉和智慧的提升。
据史载,释思慧曾云游四方,访道问禅,历练丰富。他在修行过程中逐渐体悟到人生无常、缘法无定的道理,这些感悟成为他创作《偈八首》等作品的灵感源泉。通过这首《偈八首·其二》,我们仿佛看到一位经历沧桑、超然物外的僧人,向众生传授着内心的智慧和生活的真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