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偈八首 其五

标题包含
偈八首 其五
青春易过,白日难留。 始见新年,又将一月。 生死事大,人皆知之。 了得生死,能有几个。 拄杖子了得死生,古今日月磨礲他不得。 天堂地狱龙罩他不得,六道四生留连他不得,祖师言句羁绊他不得。 如师了王,自在无畏。 哮吼一声,群狐屏迹。 有时横按孤峰顶,铁眼铜睛不敢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青春时光短暂,白天也难长久。 新年伊始,一月的时光又即将过去。 生死之事重大,这是众人皆知的道理。 然而真正能够明了生死的人,又能有多少呢? 那些通晓生死之道的人,就像拄杖一样,任凭古往今来的日月消磨也无法撼动他们。 无论是天堂还是地狱,都不能困住他们;六道四生,也不能牵绊他们;即使祖师的箴言也无法束缚他们。 这样的人,就像是修行的王者,自由自在,无所畏惧。 他们一旦发出声响,群狐都会退避三舍。 有时候,他们会傲然独立于孤峰之巅,令那些有胆量的人也不敢靠近半分。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偈:佛教经文的一种体裁,通常以四句一组,表达禅宗的教义或悟道体验。 2. 释思慧:宋朝的一位僧人,擅长作偈。 3. 青春易过,白日难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 4. 新年:指一年之初,这里可能指元旦或者农历新年。 5. 一月:一个月的时间。 6. 生死事大:生死是大事,意指对生命的重视。 7. 了得生死:了解生死的含义,即领悟到生命的真谛。 8. 拄杖子:禅宗术语,指禅杖,寓意解脱生死的方法。 9. 了得死生:能够超越生死的观念。 10. 古今日月磨礲他不得:意指时间和空间都不能影响他超越生死的境界。 11. 天堂地狱龙罩他不得:无论天堂还是地狱,都不能束缚他的精神。 12. 六道四生:指生死轮回的各种境界。 13. 留连他不得:不能让他停留于任何境界。 14. 祖师言句羁绊他不得:禅宗历代祖师的教诲也不能影响他。 15. 了王:了结一切烦恼的意思。 16. 自在无畏:自由自在,无所畏惧。 17. 哮吼一声,群狐屏迹:形容这位僧人的修行高深,使其他修行者望而却步。 18. 有时横按孤峰顶:有时候他在孤独的高峰上静坐。 19. 铁眼铜睛不敢窥:即使有坚定的信仰,也不敢去打扰他。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偈八首 其五》以生动的笔触和哲理的思考揭示了生命的无常与人类对生死的了悟。开篇即道出青春的短暂、白日的无恒,引申至人生时间宝贵、稍纵即逝的普遍体验。而“生死事大”则揭示了人之所知,众生平等面对的重大课题:生老病死,亘古如常。然于此命题,有几人能够超脱,抵达彼岸?诗中以了生死的“拄杖子”为喻,象征超越生死的智慧或力量。接下来的三行中,诗人描绘了一幅神奇的景象:这位智慧的化身在古今时光、天堂地狱、六道四生、祖师言论面前均无可阻挡,游刃有余。“如师了王,自在无畏”寓意达到如此境界的人犹如大彻大悟的高僧,心境澄明,无所畏惧。末尾两句借“哮吼一声,群狐屏迹”形象地展现了大师洞察力惊人,使周围的小聪明黯然失色;接着又以“有时横按孤峰顶,铁眼铜睛不敢窥”来进一步强调这种超凡的境界,令凡夫俗子敬畏不已。整首诗构架紧密,意象丰富,展现出作者深邃的人生思考及高度自信的生命境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偈八首·其五》是南宋诗人释思慧的一首禅诗,创作于南宋末年。在这首诗中,诗人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传达了禅宗的哲理思想,强调内心修养和对生活的达观态度。 在南宋末年,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释思慧作为一位佛教僧人,他深感世人的疾苦,希望通过宣扬佛法来救赎众生的心灵。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他以这首诗来表达他对禅宗哲学的独特见解,引导人们在纷扰世界中寻求内心的宁静。 释思慧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曾担任过临安府净慈寺的住持,是一位学识渊博、德高望重的禅师。他在任期间,大力推动佛教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为南宋末年的佛教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他的影响下,许多信徒开始关注自己的内心修行,以求在乱世中找到心灵的慰藉。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