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梧梅渡

标题包含
梧梅渡
鬰鬰栖凤枝,青青止渴林。 两树交江濆,敷为十亩阴。 朱光灿万宇,唤渡人烦襟。 一憇爽乌匼,方知树德心。 嘉哉建安子,繁衍征在今。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郁郁葱葱的凤凰树枝,苍翠欲滴的解渴树林。 两座树木交错沿江而生,形成了宽阔的树荫覆盖十余亩地。 阳光透过树叶照耀万物,唤起人们的归乡之情。 在树下乘凉使人身心舒畅,这才明白了植树的意义。 赞美啊,那些在建安时代的人,他们的精神传承至今仍发扬光大。
去完善
释义
1. 梧梅渡:赵希迈的诗描绘了诗人在梧梅渡所见的景色以及心境。梧梅渡是古代中国的一个渡口,位于浙江金华一带。 2. 欝欝:郁郁葱葱的意思,这里形容凤凰树枝繁叶茂。 3. 栖凤枝:凤凰树的树枝。 4. 青青:指树木的颜色,绿色。 5. 止渴林:形容树木的繁茂能够缓解人们口渴的地方。 6. 交江濆:两棵树生长在江边,枝叶茂盛。 7. 敷为十亩阴:这两棵树覆盖的范围有十亩地那么大,意味着其生长旺盛。 8. 朱光:红色的光,这里指夕阳的余晖。 9. 唤渡人烦襟:晚霞中,摆渡人的心情变得烦躁。 10. 一憇爽乌匼:在这里休息一下,感到十分凉爽舒适。 11. 乌匼:即“匼布”,是古代一种麻葛制的衣料。 12. 方知树德心:此刻才真正明白树木之所以繁茂的原因,它们能带给人们阴凉和快乐。 13. 嘉哉建安子:赞美建安子民的美好品质。 14. 繁衍征在今:在当今社会,建安人民依然传承着美好的品德。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梧桐与梅树交错生长在江边,给行人带来凉爽的画卷。诗人以凤鸟、乌为喻,表达了对梧桐、梅树的赞美之情。“欝欝栖凤枝,青青止渴林”形象地描述了树木生长的茂盛状态,同时也暗示了它们具有的非凡气质和功能。“两树交江濆,敷为十亩阴”则描绘出树木依水而生,生长繁茂的景象。 诗人通过自身的体验,感受到了这两棵树所散发出来的魅力:“朱光灿万宇,唤渡人烦襟。一憩爽乌匼,方知树德心。”阳光透过树叶,给人们带来了舒爽的感觉,同时作者也对树木的高尚品质表达了敬意。接下来,诗人又用“嘉哉建安子,繁衍征在今”这句话来感叹岁月流逝,但树的精神依然源远流长。整首诗将自然景观与人文精神融为一体,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既赞美了树的品质和生命力,又揭示了人的心灵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梧梅渡》是南宋诗人赵希迈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可以追溯到南宋晚期,也就是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 在这段时间里,中国正处于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南宋政权偏安江南,政治腐败,民生疾苦。同时,北方的金国和蒙古部落开始对南宋产生威胁,国家局势紧张。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文人墨客们多关注民生、关注国家命运,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 赵希迈作为南宋末年的一位文人,他的一生充满了曲折。他曾担任过官员,但因不满现实而辞官回乡,过上了隐逸的生活。在漫长的岁月里,他四处游历,写下了许多描绘山水风光、表现个人情志的诗篇。这首《梧梅渡》便是其中之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