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涌金汤

标题包含
涌金汤
官与民间一样贫,空流江水净如银。 谁将山里闲田地,唤作黄金误世人。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官与民间一样贫:这里主要表达了当时朝廷官员和百姓的生活都较为贫困。 2. 空流江水净如银:这句描绘了江水清澈见底的景象,同时暗含了江水的纯净和明净。 3. 山里闲田地:指的是在山里的空闲土地或闲置的土地。 4. 唤作黄金误世人:指错误的把山里的闲置土地称为黄金之地,误导了世人。
去完善
赏析
《涌金汤》是南宋诗人赵希迈创作的一首讽刺诗。全诗通过比喻手法,揭露了当时社会贫富不均、贪官污吏盘剥百姓的丑恶现象。 首句“官与民间一样贫”,直截了当地揭示了当时官员与百姓的生活状况同样贫困的现象。这里的“贫”字不仅指物质上的贫穷,也包含了精神层面的贫瘠。这与人们通常印象中的官员生活奢侈、百姓困苦的局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反映出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批判。 颔联“空流江水净如银”,以清澈的江水比喻民众的血汗被白白浪费,如同白银般洁净却被闲置。这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劳动成果被不劳而获者掠夺的愤怒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同时,这句诗也暗示了当时的统治阶层只知贪图享乐,无视民生疾苦,导致国家衰落。 颈联“谁将山里闲田地”,描绘了那些坐拥闲田却不愿意耕种的人们,他们过着奢侈的生活,对国家和社会毫无贡献。诗人以疑问的语气表达了对这些人的谴责和质疑。 尾联“唤作黄金误世人”,进一步揭示了这些人将闲田称作黄金,其实是误导世人的假象。这里的“黄金”象征着权力和财富,而这些所谓的“黄金”却是建立在百姓的痛苦之上的。诗人通过这一揭露,表达了对这些不劳而获者的愤怒和鄙视,同时也警示世人不要被这种虚幻的财富所迷惑。 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通过对现实社会现象的批判,反映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这首诗不仅在文学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在思想上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涌金汤》是南宋诗人赵希迈的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佳作。这首诗创作于宋宁宗庆元年间(1195-1200年),赵希迈生活在这一时期,由于家国动乱、社会矛盾加剧,他的生活充满了动荡和波折。 当时,北宋已经灭亡,南宋政权在临安建立,虽然暂时稳定下来,但北方金国依然威胁着南宋的安全。在这个背景下,赵希迈作为一个爱国文人,忧国忧民之情溢于言表。他一方面对南宋朝廷的偏安政策表示不满,另一方面又深感自己无法为国家出一份力,只能借诗歌抒发心中的感慨。 《涌金汤》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色,通过涌金汤的美景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愿望。诗中提到的“涌金汤”位于浙江金华,是一个美丽的湖泊,湖水清澈,碧波荡漾,湖边绿树成荫,风景如画。赵希迈通过对涌金汤的赞美,表达了他对国家富强、人民安居乐业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