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玉川煎茗图

标题包含
玉川煎茗图
一卷残书自课儿,欹斜茅屋任风吹。 阶头石鼎煎茶熟,还咏当时月蚀诗。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一首古诗教给孩子,在倾斜的茅屋里任凭风吹。台阶上的石头茶壶煮茶已熟,吟咏着当时的月食诗篇。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玉川煎茗图:赵希迈的绘画作品,描绘了在月光下品茶的场景。 2. 课儿:教导孩子。 3. 欹斜:倾斜不正。 4. 茅屋:用茅草搭建的简陋房屋。 5. 石鼎:一种石制的煮茶器具。 6. 月蚀诗:描述月食现象的诗篇。
去完善
赏析
赵希迈的《玉川煎茗图》描绘了一个隐居诗人自课儿孙的生活场景。在这首诗歌中,诗人以平静、淡泊的心态描述了自己在茅屋中教导子孙、品读诗书的生活。虽然生活简朴,但他依然保持着乐观积极的心态,用诗词赞美生活中的美好时刻。 "一卷残书自课儿"描绘了诗人一边教育儿孙,一边研读古籍的场景。诗人选择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使得家庭教育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欹斜茅屋任风吹"则表现了诗人居住环境的朴素与简陋。尽管条件艰苦,但他仍然泰然处之,把自然界的风雨当作生活的节奏,保持内心的宁静。 "阶头石鼎煎茶熟"体现了诗人日常生活中的平凡琐事。他用石鼎煮茶,享受着茶香缭绕的美好时光。这种简单而纯粹的欢愉,是对诗意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最后一句“还咏当时月蚀诗”,诗人提到自己在品茗之余,还会吟咏关于月蚀的诗篇。这不仅表明诗人对古代文学的热爱和传承,也暗示了他寄情于天地、感慨岁月的豁达心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玉川煎茗图》是宋朝诗人赵希迈创作的一首描绘煎茶场景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世纪,也就是北宋时期。在这段时间里,茶文化在中国非常流行,许多文人都热衷于品茗和创作茶诗。 在创作《玉川煎茗图》时,赵希迈正担任着朝廷的官员,他的主要职责是为皇帝起草诏书和撰写官方文件。虽然他过着相对舒适的生活,但他的内心却有着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这种情感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体现,如《玉川煎茗图》中所描绘的那样: "煎茶声里夕阳西,闲展炉薰护石齐。本是侯家清供具,而今移近玉川溪。" 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品茗时光的享受以及对自然的热爱。在这段时期,宋代的文化艺术发展迅速,特别是在诗歌、绘画和陶瓷方面。茶文化也在这一时期达到了高峰,品茗成为了文人墨客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总之,赵希迈的《玉川煎茗图》创作于北宋时期,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窥见宋代茶文化的一角,以及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