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南台徐灵晖徐灵渊皆有作

标题包含
南台徐灵晖徐灵渊皆有作
山峭石台平,天低可摘星。 岸回分水势,城缺见州形。 晓树来孤鹤,春吟忆二灵。 客行贪访古,柳下一舟停。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山岭陡峭,磐石筑成高台,水面平静如镜;天空低垂,仿佛伸手就能触摸到星辰。河岸曲折,河水分流而行;城墙破损,城市轮廓尽收眼底。拂晓时分,树梢传来孤鹤的叫声;春天来临时,令人怀念两位诗人的吟咏。游客们来到这里,争相探访古迹;在柳树下,一艘小船暂时停泊。
去完善
释义
山峭石台平:“峭”,陡立;“台平”,平整的台地。这句意思是山脉陡峭,但岩石构成的台地却平整。 天低可摘星:形容天空很低,仿佛伸手就能摘下星星。 岸回分水势:描述河岸曲折,水流受到阻挡,形成分岔的水流。 城缺见州形:城墙破损的地方可以看见城市的轮廓。 晓树来孤鹤:清晨的树林中飞来一只孤独的鹤鸟。 春吟忆二灵:用春天的诗歌怀念两位灵秀之人——这里指的是徐灵晖和徐灵渊。 客行贪访古:游人在旅途中喜欢探访古迹。 柳下一舟停:在柳树下的码头边停泊了一艘小船。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赵希迈在游历南台时所作,全诗描绘了南台的山水景色和作者的所见所思。首联“山峭石台平,天低可摘星”描绘了南台险峻的山势和平坦的石头台地,天空低垂仿佛触手可及,星星闪烁如同触手可及。颔联“岸回分水势,城缺见州形”则描述了两岸曲折的水流和远处城市的轮廓。颈联“晓树来孤鹤,春吟忆二灵”则是作者对清晨的孤鹤和春天的诗人发出的感慨。尾联“客行贪访古,柳下一舟停”则表达了作者作为一个游客,因为热爱探访古迹而选择在柳树下的船上停留。整首诗语言优美,描绘生动,充分展现了南台的美丽风光和作者的游历心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赵希迈的《南台徐灵晖徐灵渊皆有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南宋时期,具体时间未详。这个时期的中国社会正处于金、宋对立的阶段,人民生活在战乱与动荡之中。诗人以诗明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的美丽来表达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在这一时期,赵希迈的个人经历颇为坎坷。他身为南宋官员,始终心系国家安危,却在官场上屡遭挫折。他曾两次被贬谪,一次是因为直言进谏触怒了皇帝,另一次则是因为在金兵入侵时力主抵抗而被权臣排挤。这些人生际遇使他对国家的忧虑和个人的失意有了更深刻的体验,这也为他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赵希迈通过对徐灵晖和徐灵渊两位友人的赞美,表达了他们共同的志向和情操。他们的友谊在战乱岁月中显得更加珍贵,也反映了南宋知识分子在国家危难之际的责任与担当。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