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沈兢
僦居初不恶,门巷接溪湾。
有谱曾评菊,无钱可买山。
吟驱生计拙,愁积鬓毛斑。
远示诸名作,闲题驲寄还。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初到居住之地还不错,门前巷口直对溪水湾。
曾经评论菊花谱,可惜没有钱去买山。
迫于生计只能做诗,忧愁积累让头发变白。
把大家的作品寄过来给我看,闲暇之时我也会回寄一些我的作品给你。
去完善
释义
僦居:租赁房屋居住。
门巷:门口的小路。
溪湾:小溪的弯曲处。
谱:这里指《花谱》,一部关于花卉的书籍。
评菊:评价菊花,这里指对菊花的品鉴和鉴赏。
买山:购买山林田地,这里指归隐田园。
吟驱:通过吟诗来驱使生活。
生计拙:生计艰难。
鬓毛斑:头发花白,形容年纪已大。
远示:从远处展示或呈现。
诸名作:各种著名的作品。
闲题:闲暇时随意题写的诗句。
驲:驿站,古代供传递公文的人中途更换马匹或休息的地方。
寄还:寄回去归还。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的居住环境、生活状况和心态。诗人表达了对自己的居住环境并不厌恶,因为门前的小巷可以通往溪流和湖泊。接着,诗人提到了自己的经济状况,虽然无法购买土地和山林,但他依然可以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吟驱生计拙”表达了诗人靠写诗谋生,生活并不富裕;而“愁积鬓毛斑”则表达了对岁月流逝、忧愁积累致使头发变白的心酸感慨。最后,诗人提到友人远寄佳作给他欣赏,他则以闲适的心态回寄以表谢意。整首诗表达出诗人在逆境中坚持创作的毅力和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赠沈兢》是南宋诗人赵希迈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即南宋中期。
在这个时期,赵希迈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当时,北方的金国对南宋构成严重威胁,国家局势紧张。与此同时,南宋国内也矛盾重重,官僚腐败,民生疾苦。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赵希迈以他的诗歌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和对朋友的深厚感情。
赵希迈作为南宋的一位著名文人,他的作品多以反映社会现实、关注民生为主题。他在这首诗中对友人沈兢的劝勉和激励,也反映了他在那个时代对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刻思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