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晚立池上

标题包含
晚立池上
身与沙鸥一样闲,每来池上独凭阑。 药苗得雨侵苔绿,楮实逢秋似荔丹。 酒欠好怀狂饮少,诗因多病苦思难。 虚廊日晚人稀到,风约蜻蜓泊钓竿。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身体和沙鸥一样悠闲,每次来到池塘边独自凭栏。 药草在雨中滋润生长,染上苔藓的绿色;楮树果实到了秋天,像荔枝一样鲜红。 喝酒因为心情愉悦而狂饮较少,写诗却因多愁多病而苦苦思索难以成篇。 空旷的长廊夕阳西下时人迹稀少,微风轻拂,蜻蜓围绕着钓竿停歇。
去完善
释义
1. 沙鸥:栖息在沙滩或沙洲上的鸥鸟。这里代指诗人自己。 2. 凭阑:依着栏杆。 3. 药苗:中草药的幼苗。 4. 侵苔绿:通过雨水滋润使药苗更加翠绿。 5. 楮实:楮树果实。 6. 似荔丹:像荔枝那样鲜红。 7. 好怀:好心情。 8. 狂饮:无节制地饮酒。 9. 苦思难:因为多病而作诗时苦苦思考感到困难。 10. 虚廊:空荡的长廊。 11. 日晚:太阳落山之时。 12. 人稀到:很少有人到访。 13. 风约:被风吹拂。 14. 蜻蜓:一种昆虫,翅膀透明,善于在水面飞翔。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赵希迈在晚秋时分立于池塘边时的所见所感。首联中的“身与沙鸥一样闲”表现了诗人恬淡宁静的心境,与岸边沙鸥共同享受片刻的安宁;而“每来池上独凭阑”则表达了诗人常在此地凭栏远眺、思考人生的习惯。颔联通过“药苗得雨侵苔绿”和“楮实逢秋似荔丹”两个生动的画面,展示了秋天的自然美景。颈联抒发了诗人饮酒赋诗的豪放与才情,却因病体之故未能尽情尽兴。尾联以“虚廊日晚人稀到”为铺垫,借助于风、蜻蜓、钓竿等物象构成一幅静谧而富有生机的景象,呼应了首联的闲适心境。整首诗充满文人雅趣,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晚立池上》是南宋诗人赵希迈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一个宁静的傍晚时分,独自立于池塘边,欣赏周围美景的心情。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人文素养。 创作时间为公元1189年,这是南宋孝宗时期,此时南宋政权相对稳定,文人墨客们多在此时产生浓厚的家国情怀,诗歌成为了他们抒发情感的主要方式。 在这一时期,赵希迈身处官场,历任国子博士、知州等职。他在任职期间勤于政务,关心百姓疾苦,受到百姓的赞誉。然而,他又在官场上饱受排挤,感到心灰意冷,这使他对现实产生了深深的失望。 这一时期的南宋,由于金兵的侵略,社会动荡不安,民生凋敝。然而,统治者却偏安一隅,不思进取。这使得许多士人深感忧愤,他们在诗歌中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之情。赵希迈也不例外,他的这首《晚立池上》便表达了他对家国之忧的深沉感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