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南坡口号十八首 其八

标题包含
南坡口号十八首 其八
管弦不碍登山屐,粱肉何妨满腹书。 岂是清谈愧夷甫,为无阿堵绕吾庐。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郑清之(1176年-1251年),字德源,初名燮,字文叔,别号安晚,浙江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南宋政治家、文学家,与史弥远、贾似道并称为“三贤相”。 郑清之出身贫寒,自幼勤奋好学。宋宁宗嘉定元年(1...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音乐和美食不妨碍攀登山路的鞋子,诗书满腹又何必在乎口腹之欲。 这并非是愧对清谈的名士王衍,而是因为没有什么东西能打扰我的家园。
去完善
释义
1. 管弦:指音乐,这里泛指游乐之事。 2. 登山屐:登山的鞋子,这里指登山之人。 3. 粱肉:精美的饭食,这里指美食。 4. 清谈:空谈,这里指没有实际行动的议论。 5. 夷甫:王衍的字,西晋名士,以清谈著称。 6. 阿堵:这个,代词。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南坡口号十八首 其八”,表达了诗人郑清之在山间游玩时的心境。诗人以管弦之声、粱肉之美与登山屐和满腹书作对比,展现了山水田园生活的乐趣和自足。同时,诗人通过提及西晋的文人名士王衍(字夷甫)的故事,暗示自己并非是无用之人,而是一个有学识、有才华的人。在这首诗中,郑清之表达了自己热爱自然、追求自由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南坡口号十八首 其八》是南宋诗人郑清之创作的一组诗歌作品。这组诗创作于南宋理宗年间(1225-1264年),郑清之作为南宋末年的士人,生活在这个时期的他亲身经历了南宋政治的腐朽、社会矛盾的激化和外患的严重。 在南宋末年,虽然表面上承平已久,但实际内部矛盾重重。对外,北方蒙古势力的崛起使得国家处于严重的外患压力之下;对内,政治腐败、权臣专政等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决。此外,由于科举制度的僵化,许多有才能的人无法得到重用,这导致士人对现实的不满和愤懑。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郑清之作为一个有着忧国忧民情怀的文人,他的诗歌作品往往透露出对现实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期许。这首《南坡口号十八首 其八》也不例外,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寄托了诗人的哀愁之情和对国家的担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