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柳
欲诉衷肠万万条,满身香雪未全飘。
新丝买得刚三月,旧雨吹来似六朝。
绿影自遮南北渡,春痕分护短长桥。
五株一入先生传,不学柔枝乱折腰。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要表达的深情厚意千万种,身上的香气犹如残雪未尽。
新丝才买来刚刚三个月,而久别的春雨却已像过了六个朝代。
绿色的树荫自然地挡住了南北渡口,春天的痕迹守护着长短桥梁。
五种树木一起进入了先生的传记,不需要学习柔弱枝条随意弯腰。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衷肠:内心情感,这里指柳絮的万千思绪。
2. 香雪:形容柳絮轻盈如雪。
3. 新丝:指嫩绿的柳条。
4. 旧雨:指老去的柳枝。
5. 六朝:历史上南京周围的六个朝代(东吴、东晋、宋、齐、梁、陈),这里是用来形容古时的繁华景象。
6. 南北渡:指河流两岸的桥梁。
7. 春痕:春天的痕迹,这里指柳树的阴影。
8. 五株一入先生传:出自唐代杜甫的《柳絮》诗中“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这里是借用杜甫的诗表达柳树虽然生长在荒野,但仍不失其自然美的寓意。
9. 学柔枝乱折腰:指不要模仿那些为追求名利而随意折取柳枝的人。

去完善
赏析
《春柳》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柳树美景。诗中的“欲诉衷肠万万条”表达了柳树枝繁叶茂的形态,如同万千倾诉的思绪;“满身香雪未全飘”则表现了柳叶上的露珠在阳光下闪耀,像满身的香雪未完全飘散。接下来的两句“新丝买得刚三月,旧雨吹来似六朝”用新丝和旧雨比喻春天和春雨,渲染出春天的气息。“绿影自遮南北渡,春痕分护短长桥”则是通过柳树的绿意遮挡行人视线,以及树影映在桥上形成春痕的细节,展现出春柳带给人们的美感。最后两句“五株一入先生传,不学柔枝乱折腰”表明诗人赞美自然的美好,而不愿学习古人胡乱折取柳枝的行为,从而表现出对春天的热爱与尊重。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美好,给人以美的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春柳》是清代诗人袁枚所作,这首诗作于乾隆年间(公元1736年-1795年)。袁枚一生仕途顺利,做过几任地方官,但官场生活并不如意,于是辞官归隐,定居江宁,筑室小仓山,号随园老人。他的诗风俊逸清奇,给人以清新的美感。
在创作这首《春柳》时,袁枚正值人生的高峰期,他虽任职却向往自由的生活。那个时期的中国,正处于清朝鼎盛时期,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事业也非常活跃,各种艺术流派争奇斗艳。
袁枚身为文人雅士,他的诗才横溢,常以自然风物为题,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这首《春柳》描绘了春天的柳树之美,既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美好景色的赞美,又体现了他在面对纷繁世界时内心的宁静与坦然。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