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
曲江初碧草初青,万毂千蹄匝岸行。倾国妖姬云鬓重,
柳絮杏花留不得,随风处处逐歌声。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曲江岸边新草刚刚转绿,万千车马沿岸行驶。美艳动人的女子浓妆艳丽,柳絮和杏花无法挽留她的美丽,她的歌声却如风一般无处不在。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曲江:即曲江池,位于唐朝京城长安东南郊,为当时著名的游赏胜地。
2. 万毂千蹄:形容车马众多。毂,车轮中心的部分,代指车辆;蹄,马脚,代指马匹。
3. 匝岸行:车辆在岸边绕行。匝,环绕。
4. 倾国妖姬:比喻绝色女子。倾国,使国家倾覆的祸水,这里用来形容女子的美貌。
5. 云鬓重:形容头发多而厚重。云鬓,如云般的秀发。
6. 柳絮杏花:泛指春季的花卉。柳絮,柳树的种子,因成熟时带有白色绒毛,像棉花一样飘散在空中,故称“柳絮”;杏花,杏树的花朵。
7. 逐歌声:随着歌声飘扬。
去完善
赏析
这首《曲江》描绘了曲江水畔初春的景象以及人们在其中的活动。诗的开头以“曲江初碧草初青”点出季节是春天,曲江两岸的草地刚刚变绿,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接下来,“万毂千蹄匝岸行”描述了岸边繁华的交通景象,人们或驾车马,或步行,形成了繁忙的岸上景观。
紧接着,诗人转向了对女性的描绘,“倾国妖姬云鬓重”形象地展示了一位美丽的女子,她浓密的发髻如云彩般美丽动人,让人联想起古代倾国倾城的美人。然而,尽管她的美貌令众人倾倒,却无法抵挡住春天的脚步,正如“柳絮杏花留不得”所表达的,柳絮和杏花的飘落象征着春天的离去,无论她们的美貌如何,都无力阻止自然的变化。
最后,“随风处处逐歌声”则进一步表达了这种无奈,随着春风拂面,悠扬的歌声在四处回荡,这也意味着美好的春光正在逐渐消逝,人们只能在歌声中追忆。
整首诗既展现了曲江岸边春日美景,又表现出诗人对自然和人生际遇的感慨,从而传达出一种浓厚的人文情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曲江》这首诗是晚唐诗人林宽的一首描绘曲江风景的诗。关于诗的创作时间,虽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从其晚唐诗人的身份和诗歌的风格来看,可以推测这首诗大约创作于9世纪中期。
在9世纪中期,中国正处于唐朝末年,政治腐败,社会动荡。这一时期的诗人大多关注社会现实,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林宽作为晚唐的一位著名诗人,也不例外。他在这首诗中通过对曲江风景的描绘,表达了对自己所处时代的忧虑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林宽在晚唐时期是一位颇有影响力的文人,他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教育,但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他的才华并未得到充分的发挥。他在诗中写到:“楼台两岸水相连,雁塔高低不记年。”这里的“雁塔”指的是大雁塔,位于曲江畔,是唐朝时期著名的佛教圣地。通过这句诗,我们可以看出林宽对当时社会的忧虑和对历史的感慨。
总的来说,《曲江》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一个充满忧虑和不安的时代,但诗人通过自己对曲江风景的独特观察,成功地传达出了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和社会责任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