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华清宫

标题包含
华清宫
殿角钟残立宿鸦,朝元归驾望无涯。 香泉空浸宫前草,未到春时争发花。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殿堂角落的钟声逐渐消逝,一只乌鸦站立在住宿的地方。清晨,皇帝开始他的旅程,望着无尽的远方。那散发着香味的泉水在宫殿前的草丛中流淌,花朵还没有到春天就开始争相开放。
去完善
释义
1. 华清宫:古代宫殿名,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骊山北麓。 2. 殿角钟残:指宫殿角落里的钟声渐渐消失。 3. 立宿鸦:站立栖息的乌鸦。 4. 朝元归驾:指皇帝上早朝归来。 5. 无涯:无边无际。 6. 香泉:指华清宫内的温泉。 7. 空浸:白白地浸泡。 8. 宫前草:宫殿门前的草地。 9. 未到春时:还没有到春天的时候。 10. 争发花:竞相开放的花朵。
去完善
赏析
首句“殿角钟残立宿鸦”描绘了华清宫的凄凉景象。“殿角钟残”暗示了宫殿的荒废与衰败,而“立宿鸦”则象征着生命的顽强。这一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沧桑的感慨。 次句“朝元归驾望无涯”描述了皇帝朝拜时的盛况以及皇帝的威严。然而,这种盛大的场面却只是暂时的,无尽的黄沙见证了这一切的消逝。 第三句“香泉空浸宫前草”中,“香泉”指的是温泉水,这里的泉水曾经滋养过美丽的鲜花和嫩绿的草,而今只剩下荒草在泉边飘摇。诗人通过这一描绘,揭示了华清宫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荒芜。 最后一句“未到春时争发花”,春天还未到,这些杂草就已争相生长。诗人借此表现出野草顽强的生命力,也暗含了对王朝兴衰无常的深沉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华清宫》是唐代诗人林宽所作的一首描绘华清宫美景的诗篇。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在唐玄宗时期(712年-756年),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繁荣的时期之一,被誉为“开元盛世”。然而,这个时期也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唐玄宗在晚年沉湎于享乐,导致朝政腐败,国力逐渐衰弱。 在这个时期,林宽作为一名有才华的诗人,对国家的兴衰有着深刻的体会。他曾经担任过官员,但因不满官场腐败而辞官归隐。在华清宫,他看到了唐玄宗的荒淫无度,对国家的未来充满了担忧。因此,他在《华清宫》一诗中,通过对华清宫美景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皇帝的劝谏。 在时代背景方面,唐朝自贞观之治以来,经济、文化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尤其是在唐玄宗时期,国力达到了鼎盛。然而,随着国力的强盛,皇帝开始追求享乐,导致了朝政的腐败和民生的疾苦。这种反差使得林宽等文人志士对国家的前途感到忧虑,他们在诗歌中表达了这种忧虑,希望引起皇帝的重视,挽救国家的命运。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