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谢石先辈归宣州

标题包含
送谢石先辈归宣州
名随春色远,湖外已先知。花尽方辞醉,莺残是放时。 天寒千尺岳,颔白半联诗。笋蕨犹堪采,荣归及养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名声如春色般逐渐远去,在外已先行知晓。鲜花凋谢时才告别醉意,黄莺老弱才迎来放歌之时。天气寒冷有千丈高峰,下巴雪白留下半联诗。竹笋蕨菜仍然可以采摘,荣誉归来正逢修养时期。
去完善
释义
1. 谢石:唐代著名文人,本诗作者的朋友。 2. 宣州:古代中国的一个城市,位于现在的安徽省东南部。 3. 名随春色远:名望随着春天的到来而逐渐传播开去。 4. 湖外已先知:指谢石的名声在远离江南的地方已经广为传颂。 5. 花尽方辞醉:等到花开花落,才告别酒醉的日子。 6. 莺残是放时:等到黄莺歌唱完毕,就是踏青游玩的时候。 7. 天寒千尺岳:天气寒冷的时候,山岳显得格外雄伟。 8. 颔白半联诗:颔联指的是律诗中第三、四句,这里是指谢石的佳作。 9. 笋蕨犹堪采:笋蕨是一种野菜,现在正当采摘的季节。 10. 荣归及养期:荣耀地回到家乡,正好可以照顾家庭。
去完善
赏析
《送谢石先辈归宣州》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象的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出自己对故乡的眷恋和思念。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期待,希望他能在荣归故里之时,能够享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关爱。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诗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谢石先辈归宣州》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唐朝末年,大约在公元907年左右。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历史上的一个动荡时期,即五代十国时期。在这个时期,战争频发,政权更迭频繁,人民生活困苦。然而,这一时期也涌现出了一批才华横溢的文人墨客,他们通过诗歌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林宽作为一位诗人,生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他的人生际遇也充满了波折。他曾担任过官职,但由于对时政的不满,选择了辞官归隐。他的诗歌作品中,常常流露出对官场黑暗的批判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在《送谢石先辈归宣州》这首诗中,林宽表达了对好友谢石即将回到家乡宣州的惜别之情。他希望通过这首诗,传达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战乱时期的忧虑,以及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