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游太白峰
云深游太白,莫惜遍探奇。顶上多灵迹,尘中少客知。
悬崖倚冻瀑,飞狖过孤枝。出定更何事,相逢必有诗。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云雾弥漫的山间游览太白山,不要错过探寻各种奇特景观的机会。山顶上有很多神奇的痕迹,但在尘世中很少有人知道。冰冷的瀑布悬挂在悬崖边,飞掠而过的野猴子栖息在孤独的树枝上。从禅定的境界出来还有什么事情可做呢?在这些美丽的景象中相遇的人一定会创作优美的诗篇。
去完善
释义
1. 太白峰:位于四川绵竹与彭州交界处,是著名风景名胜区。
2. 云深:指距离地面极高的地方,表达风景的优美与幽深。
3. 莫惜:不要吝啬、不要舍不得。
4. 探奇:探索奇异的风景。
5. 顶:山峰之巅。
6. 灵迹:神仙留下的痕迹或者神秘的自然景观。
7. 尘中:尘世之中,即人间社会。
8. 客知:了解此事的游客。
9. 悬崖:高耸的山壁。
10. 冻瀑:瀑布流水冻结成冰,在此处形容冰封的瀑布景象。
11. 飞狖:一种生活在山中的长尾猿猴。
12. 孤枝:单独的一枝树干或树枝。
13. 出定:佛教语,离却禅定之境。
14. 何事:什么事,用于询问对方要做什么。
15. 相逢:相遇、碰面。
16. 有诗:有诗意,引申为可以写出优美的诗句。
去完善
赏析
首联“云深游太白,莫惜遍探奇”,表明了诗人希望友人能够不畏艰难,深入探索太白山的美景。这里点明了题目中的“游太白峰”,同时也暗示了这首诗的主题是描绘太白山的壮丽景色和诗人的感慨。
颔联“顶上多灵迹,尘中少客知”,主要描述了太白山顶的神秘遗迹,以及这些遗迹在尘世中鲜为人知的情况。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和人文古迹的敬仰之情,也揭示了世俗中人们对于自然风光和历史的忽视。
颈联“悬崖倚冻瀑,飞狖过孤枝”,诗人运用了对仗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太白山的景观:瀑布从高崖上倾泻而下,似乎被冻结;山间的小路上,孤独的树枝间穿梭着飞蝯。这里不仅突出了太白山的雄伟壮观,同时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尾联“出定更何事,相逢必有诗”,诗人认为僧人出定之后,除了再次投入到日常的修行生活外,与其他人相逢时必定会谈及诗歌。此处既是对友人的祝愿,也希望他们能够感受到诗人在旅途中收获的宁静与智慧。总的来说,全诗通过描绘太白山的风光,以及对僧人生活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和文化的独到见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僧游太白峰》是唐代诗人林宽创作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唐宪宗元和年间(806-820年)。
在林宽生活的时代,唐朝国势逐渐衰落,宦官干政、藩镇割据等问题日益严重。然而,这一时期也是唐代诗歌的黄金时代,许多著名诗人如杜甫、李白、白居易等人都活跃在这个时期。林宽作为一位有抱负的文人,其人生际遇颇有些戏剧性。他曾屡试不第,但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最终成为了一名受人尊敬的学者和诗人。他的诗作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太白峰位于今陕西省眉县东南,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圣地之一。相传道家创始人老子曾在此修炼成仙。太白峰的山川景色秀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们向往的地方。在林宽的这首《送僧游太白峰》中,他通过对太白峰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