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归日东
沧溟西畔望,一望一心摧。
地即同正朔,天教阻往来。
波翻夜作电,鲸吼昼为雷。
门外人葠径,到时花几开。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站在沧海之西遥望远方,每次眺望都让人心碎不已。此地虽然也属中原,但天然险阻却让彼此难以相见。波涛汹涌如闪电般疾速,鲸鱼咆哮仿佛雷霆般震耳。门前的那条人参小路,不知下次花开时能否再见。
去完善
释义
《送人归日东》是唐代诗人林宽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1. 沧溟:大海。这里指中国东海。
2. 西畔:西边。这里指的是作者所在的地点。
3. 一望:一眼望去。
4. 心摧:心情沮丧。形容因离别而产生的愁绪。
5. 地即:地理条件使得。
6. 同正朔:接受同一国家的历法。这里指中国和日本都使用农历。
7. 天教:自然规律导致。
8. 阻往来:阻隔两国之间的交流。
9. 波翻夜作电:夜晚时海面波涛汹涌,如同闪电一般。
10. 鲸吼昼为雷:白天时海中的鲸鱼发出如雷般的声音。
11. 人蓡:人蔘,一种珍贵的药材。
12. 门:宅院的大门。
13. 时:时机,时间。
14. 花几开:花开的次数。
去完善
赏析
诗人以望海为主题,通过对大海的描述表达了送别友人时的内心情感。第一句“沧溟西畔望”描绘了诗人所处的位置和背景环境,第二句“一望一心摧”则道出了离别之情的深刻与沉重。接下来的三、四句,诗人强调了地域的限制和对友人的挂念之情,似乎在告诉对方:尽管两地相隔,但心却依然紧密相连。接下来,诗人通过对大海景象的描绘,展现出海洋的力量以及时间的流转,以此暗示离别的不可挽回。最后两句,则对友人未来的生活进行了设想,充满了关切与祝福。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表现了诗人在面对离别时的深沉情感以及对友人的关怀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送人归日东》,是唐代诗人林宽所著。诗中的“日东”指的是日本,从诗题可知这是首送别友人的诗。诗歌的写作时间约在唐朝中期,即公元8世纪末至9世纪初。
这个时期,中国与日本的交流日益增多,尤其在文化、艺术方面相互影响,许多人为了求学、贸易等原因远渡重洋来到中国。作为一位文人墨客,林宽可能与这些远道而来的友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而在他们离别时,林宽用这首《送人归日东》表达了对友人远行的不舍之情和祝福之意。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唐朝国力强盛,对外交流活跃,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时,唐朝社会较为开放,对外来文化表现出包容并蓄的态度,这也是促使林宽创作此类作品的原因之一。总的来说,这首诗反映了唐日在文化交流中形成的深厚友谊,以及诗人在那个特殊时代的情感体验和历史记忆。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