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省中知己
门掩清曹晚,静将乌府邻。花开封印早,雪下典衣频。
怪木风吹阁,废巢时落薪。每怜吾道苦,长说向同人。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傍晚时分,我关上了书房的门,与寂静的官署相邻。春天早至,花儿纷纷绽放,使人心生喜悦;冬日则频降大雪,使人冻得无法出门。屋外的树木被风吹得摇晃不停,破旧的鸟巢时不时地掉落下一些枯枝。我对目前的生活境遇感到怜悯,只能与知己们相互倾诉和宽慰。
去完善
释义
1. 清曹:指清净的地方,这里指官署。
2. 静将乌府邻:乌府,乌鸦栖息的地方,这里比喻尚书省等官署;静将,安静地靠近。这句意思是静静地靠近尚书省等官署。
3. 花开封印早:封印,古代官员离开官署时的仪式,表示不再办公;早,提早。这句意思是在花开的时候提前结束公务。
4. 雪下典衣频:典衣,典当衣服,这里指换取钱财;频,频繁。这句意思是在下雪天经常需要典当衣物来维持生活。
5. 怪木风吹阁:怪木,奇特的树木;风吹阁,风刮过楼阁。这句意思是奇特的树木在风中摇曳,仿佛吹过楼阁。
6. 废巢时落薪:废巢,废弃的鸟巢;时落薪,时不时落下柴火。这句意思是废弃的鸟巢不时落下柴火。
7. 每怜吾道苦:每,每次都;怜,同情;吾道苦,指诗人自己所走的路充满艰辛。这句意思是每次都会同情自己走过的艰难道路。
8. 长说向同人:长,时常;向同人,向志同道合的人。这句意思是时常跟志同道合的人谈起自己的遭遇和感受。
去完善
赏析
《寄省中知己》是唐代诗人林宽的一首五言律诗,描述了他在地方官署的日常生活和心情。全诗情感深沉、语意委婉,流露出作者对生活困境的无奈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联“门掩清曹晚,静将乌府邻”描绘了诗人在省中的生活场景。清曹指地方官署,乌府指衙门。这两句意味着在安静的夜晚,诗人独自关闭府衙的门,与衙门相邻为伴。以“门掩”突显环境的静谧,为整首诗奠定了一种宁静而孤寂的基调。
颔联“花开封印早,雪下典衣频”进一步展现诗人面对的生活状况。封印指官员上任或离职时的封印仪式,典衣指以衣物作抵押借款。这两句表明,春天来临时,因生活所需,诗人早早地进行封印仪式,并在冬天下雪时不得不频繁地典当衣物。这里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艰辛,以及对友人寄予的同情和理解。
颈联“怪木风吹阁,废巢时落薪”通过描绘周围环境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忧虑。怪木喻指不正常的现象,废巢表示废弃的房屋。这两句暗示在省中任职的诗人发现一些不正常的情况,如风吹怪木、废弃房屋落下杂物等,令他忧心忡忡。
尾联“每怜吾道苦,长说向同人”表达了对友情的感慨。诗人感叹自己的生活困苦,希望将这些经历告诉与他志同道合的人。这里的“每怜”和“长说”表达了诗人渴望得到理解和慰藉的心情,同时也流露出他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省中知己》是唐朝诗人林宽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786年前后,当时林宽任职于尚书省(省中)。
在这段时间里,林宽的生活和职场经历丰富多样。他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长大后进入仕途,担任尚书省官员。然而官场生涯并非一帆风顺,他曾因为直言不讳地批评时政而遭到排挤。尽管如此,林宽依然坚守自己的信仰和原则,努力为国家尽忠尽职。
这个时期的社会背景也相当复杂。唐朝末年,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社会矛盾激化等问题日益严重,导致国家政治腐败、民生疾苦。作为一位正直的官员,林宽对国家的忧虑和关注体现在他的诗歌作品中。这首《寄省中知己》就是他在省中任职时,写给志同道合的朋友们的信物,表达了他们对国家和民生的关切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