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考神御奉安原庙 其五
禁殿薰风传赐敕,宫门晓日缓催班。
小臣未报君恩重,耿耿孤君入梦间。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宁考神御":指供奉在宁考的庙中的神主牌位。宁考是对去世的父亲的尊称。
2. "薰风":指夏天的和风,也有以和暖之风比喻仁政的意思。此处为后者。
3. "传赐敕":是指皇帝发布命令或谕令。
4. "晓日":拂晓时的太阳。
5. "催班":催促朝臣回到各自的职位上。
6. "小臣":作者自指。古代文人常常用“小臣”来自称,表示谦逊。
7. "耿耿":形容忧虑不安的样子。
8. "孤君":孤身一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皇帝祭拜先祖的情景,以及诗人作为臣子的感受。首句“禁殿薰风传赐敕”描写了皇家宫殿的氛围,薰风和赐敕都是皇家特有的元素,展示了皇家祭祀的庄重和神圣。第二句“宫门晓日缓催班”则通过对时间的刻画,表达出皇帝对于祭祖的重视,特意选在清晨时分进行,以示虔诚。
第三句“小臣未报君恩重”则转而描述诗人的心情,作为一个小臣,面对皇帝的恩情却无法回报,内心感到无比沉重。最后一句“耿耿孤君入梦间”更进一层,诗人无法入眠,心中满怀对皇帝的忠诚与感激之情。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深沉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皇帝的敬仰和对国家的忠诚。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王遂的《宁考神御奉安原庙 其五》这首诗创作于北宋时期,具体时间大约在公元970年左右。这个时期的北宋王朝已经建立了一定的政治稳定和社会繁荣,但同时也面临着边境战争的困扰。在这个背景下,诗人王遂怀着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之情,写下了这首抒发哀思的诗篇。
王遂本人是北宋的一位官员,他在朝廷任职期间,积极参与政务,关心民生疾苦。在担任监察御史时,他曾多次上疏谏议,主张改革时政,减轻百姓负担。然而,他的建议并未得到皇帝的重视,这使得他对国家的未来感到担忧。
在诗中,王遂通过对宁考神御奉安原庙的描绘,表达了对自己先人的怀念之情。他通过描述祭祀的场景,表达了人们对于逝者的敬仰和怀念。同时,他也借这一场景抒发了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之情。在诗的最后,他以“愁云”、“愁雨”来形容自己的心情,表达了对于国家命运的关切。
总的来说,《宁考神御奉安原庙 其五》这首诗是在北宋时期,王遂在国家局势动荡、个人仕途受挫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描绘祭祀场景和对先人的怀念,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关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