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日
汉家遗事今宵见,楚郭明灯几处张。
深夜行歌声绝后,紫姑神下月苍苍。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汉家的往事在今天晚上展现出来,楚国灯火通明的城市各处都在庆祝。当深夜行走时,歌声结束后,紫姑神在月亮照耀下的苍茫大地上留下痕迹。
去完善
释义
1. 汉家:指汉朝,这里借指中原地区。
2. 遗事:过去的事情,这里指元宵节赏灯的习俗。
3. 楚郭:指楚国边界的城市。
4. 紫姑神:民间传说中的厕神。
去完善
赏析
赏析:
熊孺登的这首《正月十五日》描绘了正月十五元宵节的场景。首句“汉家遗事今宵见”,点明了节日的历史背景,汉代的风俗在唐朝的今天得以延续。第二句“楚郭明灯几处张”,描述了夜晚的城市灯火辉煌的景象,衬托出节日的热闹气氛。
诗的后两句“深夜行歌声绝后,紫姑神下月苍苍”则转向了夜间活动的寂寥。夜深人静之后,喧嚣的人群散去,悠扬的歌声渐渐消失。此时,月亮在夜空中显得格外明亮,仿佛是紫姑神在守护着这静谧的时刻。紫姑神是民间传说的神仙,每逢元宵,人们会通过祭祀来祈求她的庇佑。诗人通过这两句诗句,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整首诗以元宵节为背景,展现了节日中的热闹与寂寥,以及对历史的怀念和对神话传说的敬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正月十五日》是唐代诗人熊孺登创作的一首描绘元宵节景象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8世纪,即唐代的中后期。在这个时期,唐代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达到了顶峰,元宵节作为传统的节日,成为了人们欢庆和娱乐的重要场合。
熊孺登在文学上有一定的成就,他的作品以描绘山水田园风光为主,同时也关注社会现实。在他的生活中,他曾担任过地方官职,对民间生活有较深的了解。在这首诗中,他以元宵夜为背景,通过描述花灯、游人等景象,展现了当时人们的欢愉气氛和浓厚的民俗风情。
此外,这个时期的唐代社会,虽然表面繁荣,但实际上已经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元宵节的庆祝活动,既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现实问题的逃避。熊孺登在这首诗中,通过对元宵夜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