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席上次韵

标题包含
席上次韵
东风几度客京华,今日飘零天一涯。 无奈刚肠欺竹叶,幸因清坐对梅花。 更长不觉销银烛,寒峭从教透碧纱。 语到前朝行乐处,绿杨深院是谁家。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现代白话文译文: 东风已数次吹拂京城,如今却飘泊在遥远的天涯。 无法压抑坚定的意志,就如竹叶般坚韧;幸运的是能坐在清新之处欣赏梅花。 夜晚越来越长,不知不觉已经燃烧了银烛;寒冷的空气穿透碧纱。 谈起前朝寻欢作乐的地方,那个绿树成荫、院落深深的人家是谁呢?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京华:指京城。这里可能指的是北宋的都城汴梁,即今天的河南省开封市。 2. 天一涯:天边的意思,形容遥远的地方。 3. 竹叶:这里指代的是一种叫做竹叶青的酒。 4. 清坐:安静的坐着。 5. 银烛:指白色的蜡烛。 6. 寒峭:形容寒冷的风。 7. 碧纱:绿色的纱布,用来遮挡窗户。 8. 前朝:历史上的朝代,这里可能指的是唐朝或宋朝。 9. 绿杨:绿色的杨柳树。 10. 深院:深邃的院子。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席上次韵》以飘逸的笔触描绘了诗人身处异地、怀想故国的情绪。首句“东风几度客京华”是词人对往日繁华生活的回顾,而后句“今日飘零天一涯”又凸显了他此刻寂寥无助的心境。这种强烈的对比让读者感受到诗人的流离之苦与思乡之情。 接下来的“无奈刚肠欺竹叶,幸因清坐对梅花”则是词人通过饮酒消愁与赏梅寻乐的双重表现来传达内心的复杂情感。同时,这两句也反映出诗人孤傲坚韧的性格。 之后两句“更长不觉销银烛,寒峭从教透碧纱”则展示出夜晚漫长而寒冷,让诗人在孤独中愈感凄冷。最后一句“绿杨深院是谁家”则表达出诗人对未来命运的迷惘,以及对昔日美好时光的怀念。整首诗词语言优美,韵律和谐,情致婉转,充分展现了诗人卓越的艺术才情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席上次韵》是南宋诗人万俟绍之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54年,当时南宋建立已有数十年,但朝廷偏安一隅,北方领土丧失殆尽,人民生活困苦,内外矛盾激化。在这种背景下,诗人万俟绍之以沉痛的笔触描绘了民间的疾苦,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族危亡的关切。 万俟绍之是一位有志之士,他目睹了国家动乱、民生疾苦的现实,心中充满忧国忧民之情。他的诗作具有浓厚的人文关怀,反映了民众的心声和期望。在这首《席上次韵》中,他以精炼的语言描绘了农民的辛勤劳动和艰苦生活,表达了对农民群众的深深同情。同时,他也批评了那些不顾民生疾苦、贪图享乐的官僚们,揭露了他们虚伪的面目。 此外,这首诗还反映出当时社会的贫富差距和对立。富人和权贵过着奢侈的生活,而贫苦的农民却备受剥削压迫,这使诗人深感痛心。他用犀利的笔锋揭示了这种不平等的社会现象,呼吁人们关注民生问题,关心国家的命运。 总之,《席上次韵》这首古诗的创作背景是南宋时期的内外矛盾、民族危机和社会不公。诗人万俟绍之以深沉的忧患意识,表达了对国家、民族和民众的深切关注,展现了高尚的人道主义情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