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观书记住山
本是儒流学释流,枝藤所寓即清幽。
西山不用一钱买,北磵空为百计留。
禅向静中能妙觉,诗于闲处得冥搜。
秋风芳蒂甜如蜜,许我溪头系小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我是一个文人雅士,专注于学习和研究不同的学问。我的内心世界宁静而美好,犹如身处一片茂密的树林之中。美丽的西山无需花钱购买,因为它就静静地矗立在那里,供人欣赏;空旷的北涧也不会被金钱所动,因为它只是自然的一部分。在安静的环境里,我可以领悟到禅道的真谛;而在闲暇的时候,我可以寻找灵感,创作出美好的诗篇。愿秋天里的甜蜜果实,让我在溪边的小船上尽享美景。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万俟绍之:南宋诗人,字季斯,号湖阴。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于宋宁宗时期。
2. 送观书记住山:此诗赠给一位姓观的僧人,观书记是僧人的职位,负责记录僧众日常行为,便于整顿寺规。住山则指僧人居住山间,远离尘世纷扰,潜心修行。
3. 本是儒流学释流:儒流指儒家学者,释流指佛教徒。这里是说这位观书记原为儒家学者,后来改学佛教,成为僧人。
4. 枝藤所寓即清幽:这句话形容寺院清幽的环境,比喻寺院如同树木和藤蔓一样幽静、自然。
5. 西山不用一钱买:这里化用杜牧《秋夕》中的“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诗句。这句诗是说西山的美景不费分文,让人可以免费欣赏。
6. 北磵空为百计留:这句意思是北磵这个地方虽然景色优美,但终究无法挽留人们离去的脚步。
7. 禅向静中能妙觉:在寂静的环境中修禅可以达到美妙的觉悟境界。
8. 诗于闲处得冥搜:诗人从平淡的生活中寻找创作的灵感。
9. 秋风芳蒂甜如蜜:这里的“芳蒂”可能指秋天的果实,象征丰收的喜悦。“甜如蜜”则是形容果实的甜美程度。
10. 许我溪头系小舟:希望能在溪边泊船,过上与世无争的生活。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与观书记的交流场景。首联表达了他们二人由儒家转向佛家的心路历程,体会到佛家的清静幽深;颔联则以西山和北磵为象征,表明了自然的恩赐,却又不求回报;颈联揭示了诗人禅修与作诗之间的联系,即在静处有感悟,在闲时能探索;尾联则展望秋日的美景,表达了他们二人共享美好时光的意愿。整首诗既有哲理思考,又有诗情画意,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观书记住山》这首诗,出自于南宋时期,为诗人文同所作。文同一生仕途坎坷,经历丰富,他才华横溢却屡次科举不第。尽管如此,他始终保持着对儒家学问的热爱和对民族文化的执着。这首诗正是他在政治失意之时创作的,寄寓了他渴望隐居山林、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
在这个特殊时期,国家局势动荡不安,外患频仍,人民生活困苦。而文同却因官场不得志而退居山林,用他的才情和对人生的洞察,写下了这首寄予人生哲理的诗篇。《送观书记住山》中的“世态纷纷须觉悟”,既是对当时世俗纷扰的批判,也是对人们心灵的启示。
在这首诗里,文同以超脱的心境面对生活的磨难,寄托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人生哲理的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