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新竹韵
箨粉飘零干拂簷,午阴比似旧时添。
栖留薄雾生秋意,勾引清风涤夏炎。
弱质自同诗骨瘦,新竿也学舞腰纤。
丁宁养就化龙杖,休劈轻丝织绣帘。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竹叶飘落轻轻拂过屋檐,午后的阴凉仿佛比去年更胜一筹。
秋天的气息在薄雾中逐渐清晰,清风徐来带走夏日的炎热。
这竹子的柔弱之质如同诗人的风骨般清瘦,新生的竹子枝条也学着舞蹈者的腰肢一样纤细。
我恳切地养育它们,希望这些竹子能变成化龙的拐杖,而不是被轻易地切割成编织丝帘的材料。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次新竹韵:题目中的“次”表示依据或模仿某首诗歌的风格和韵律创作。这里的“新竹韵”可能是指某一具体诗篇的韵律风格。
2. 万俟绍之:作者的名字,万俟是中国古代复姓之一,绍之是字,这种形式是古代常见的称谓方式。
3. 箨(tuò)粉飘零:箨指的是竹笋的外壳,这里用来象征新竹。箨粉飘零意味着竹子在生长过程中逐渐褪去外壳。
4. 拂簷(fú yán):拂簷是指竹子的枝叶轻轻掠过屋檐。
5. 午阴比似旧时添:午阴指的是中午时分竹影投下的阴凉,比似旧时添表示这种阴凉感觉与过去相比有所增加。
6. 栖留薄雾生秋意:这里的栖留可能是在描述雾气暂时停留在竹叶上,生出一种秋天的气氛。
7. 勾引清风涤夏炎:清风拂过竹林,带走夏日的炎热。
8. 弱质自同诗骨瘦:弱质指的是新竹的细弱枝干,诗骨瘦则是一种比喻,形容诗人对自身的清瘦形象的自嘲。
9. 新竿也学舞腰纤:新竿指的是新生长的竹子,舞腰纤也是比喻,形容女子纤细的腰肢,这里形容新生竹子的形态。
10. 丁宁养就化龙杖:丁宁原意为叮咛,这里表示请求,希望竹子能够茁壮成长,成为有用的材料。
11. 休劈轻丝织绣帘: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要将竹子轻易地砍削成细丝制作绣帘,比喻不要随意浪费和糟蹋美好的事物。
去完善
赏析
《次新竹韵》这首五言律诗描绘了新竹生长的情景,诗人将新竹比喻为薄雾、清风等自然意象,展现了其清丽脱俗的意境。首联中的“箨粉”指竹叶,竹叶随风飘落,展现了季节的变化。颔联通过“午阴”和“秋意”进一步揭示了时间的推移,让读者感受到秋天的到来。颈联中,诗人用“弱质”和“新竿”形容新竹的柔弱和纤细,表现了新竹顽强的生命力。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新竹未来的期许,希望它能成为支撑苍天的竹杖,而非被用于编织普通的绣帘。全诗寓意深刻,充分展示了诗人的才情与审美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新竹韵》是南宋诗人万俟绍之所作。这首古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147年,即南宋绍兴十七年。此时距离靖康之耻已有二十多年,南宋朝廷偏安一隅,国家形势相对稳定。然而,爱国将领岳飞被赐死、抗金名将韩世忠罢职等重大事件使人们深感忧虑。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文人墨客们的诗作多表现忧国忧民的情怀。
诗人万俟绍之在这一年正值壮年,他曾在仕途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历任京官和地方官,但在朝廷的政治斗争中逐渐失去了信任和权力。在这种情况下,他以竹子为象征,表达了自己的高洁品质和顽强不屈的精神风貌。
诗句“新笋已成竿,竹叶青青绿未残”描绘了竹子的形象,象征着作者身处困境却依然保持坚定的信念。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万俟绍之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注,以及对个人遭遇的不屈抗争。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