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投龙池

标题包含
投龙池
虎眼涡盘石窟中,古今俱向此投龙。 奫沦不啻深千丈,肹蚃皆应到九重。 洞穴昔闻通地府,风云今得遇灵踪。 无因犯世间雷雨,池面连天拔一峰。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虎眼涡盘石窟之中,古往今来的众生都会来这里投掷龙神。这里的水深仿佛不止千丈,精妙的灵气可以直抵天宫。传说中这个洞穴曾通往阴间地府,而今天我却能幸运地见到这神秘的遗迹。我并非因为冒犯了天地间的雷雨而被罚至此,却发现在池面突然升起了一座山峰,与天际相连。
去完善
释义
1. 虎眼涡:形似虎眼的漩涡状水波。虎眼,指老虎的眼睛;涡,即漩涡,水流旋转形成的旋涡。 2. 石窟:在岩石上开凿出的洞窟。 3. 投龙:道教的一种仪式,将写有祈祷文和祈福者姓名的纸片投入龙潭或水池,以祈求神龙的庇护和回应。 4. 奫沦:形容水的深度。这里借指投龙池的深度。 5. 肹蚃:一种传说中存在的水生动物,可以感知地下的事物。这里用其引申义,表示投龙池的感应能力。 6. 九重:指天宫的九层,这里是借指天庭。 7. 地府:阴间,冥界,阎罗殿。 8. 无因犯:无缘无故遭受。这里的“犯”是遭受的意思。 9. 雷雨:借指灾难。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投龙池的壮观景象,诗人通过对虎眼涡盘石窟、古今天人都来投龙等场景的描绘,展现了投龙池的神秘氛围。其中,“奫沦不啻深千丈,肹蚃皆应到九重”两句形象地描述了投龙池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其与九天之上的联系。此外,诗人还通过洞穴连通地府、风云际会等描绘,暗示了投龙池的灵性所在。在诗的最后,诗人以“无因犯世间雷雨,池面连天拔一峰”收尾,寓意投龙池虽然位于人间,却仿佛与天地相连,超凡脱俗。全诗充满了浓厚的神秘色彩,给人以无尽的遐想空间。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投龙池》是明朝诗人李翔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明朝时期,大约在14世纪末到17世纪初。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明朝时期,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在创作这首诗时,李翔正值壮年,他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成为了一名官员。然而,他的仕途并不顺利,曾多次受到权臣的排挤和打压。这使得他对现实产生了强烈的批判意识,同时也对个人的命运感到无奈和悲哀。 在这个时代,明朝实行严格的科举制度,选拔官员主要依靠科举考试。这种制度使得文人墨客们纷纷投身科举,以求得功名。然而,科举制度的弊端也日益凸显,很多有才华的人因为各种原因而无法脱颖而出,这导致了许多有才之士对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 在这样的背景下,李翔创作了《投龙池》一诗。通过对投龙池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社会的深刻反思。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