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明生遇王婉罗
彻骨金疮分已休,谢神妃护到灵丘。
供丞洞府知何地,洒扫云房不记秋。
金锁玉函虽照燿,宝书真篆敢规求。
龙胎未肯传初学,又逐安期万里游。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彻底治愈金色创伤已经停息,感谢女神的保护到达了灵山。
提供给神仙居住的地方在何处?清扫白云房子不用计算时间。
黄金锁和宝玉匣虽然光芒闪耀,但真的不敢去祈求那些珍贵的书籍。
龙的胚胎还不愿意传授给初学者,又一次跟随安期生去遥远的旅行。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彻骨金疮分已休:彻骨,指深入骨髓的疼痛;金疮,金属兵器造成的创伤;分已休,指疼痛已经减轻。
2. 谢神妃护到灵丘:谢神妃,指保佑人们平安的神明娘娘;灵丘,山名,这里可能指的是神话中的神山。
3. 供丞洞府知何地:供丞,指供给神明食品的官员;洞府,指仙人的居所。
4. 金锁玉函虽照燿:金锁,指金属制成的锁具;玉函,指珍贵的盒子。
5. 龙胎未肯传初学:龙胎,指龙的蛋,这里可能是比喻道家秘籍;初学,指刚刚入门的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李翔写的一首诗,讲述了马明生和王婉罗的故事。诗中表达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真理的追求,以及他们在艰苦环境中坚持不懈的精神。
首先,“彻骨金疮分已休”描绘了主人公们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所经历的困苦和磨难。这种困苦和磨难就像彻骨的创伤,但他们并没有因此放弃,而是继续努力。
接着,“谢神妃护到灵丘”则表现了他们对神的敬仰和感激之情。他们相信有神明的庇佑,所以才能在艰苦的旅途中走到灵丘这样的地方。
然后,“供丞洞府知何地,洒扫云房不记秋”这两句则是描写了他们所生活的环境和他们的勤奋努力。他们虽然不知道自己在何处,但仍然坚持每天清扫房间,表达了他们无论处于何种环境都不忘初心的精神。
随后,“金锁玉函虽照燿,宝书真篆敢规求”这两句是说,虽然他们有丰富的知识,但不敢轻易去求取那些珍贵的书籍。这是因为他们对知识的敬畏,以及对真理的追求。
最后,“龙胎未肯传初学,又逐安期万里游”这两句则表达了他们对自己的要求和对未来的期许。他们认为自己的学识还不够,所以不能随便传授给别人。他们希望能够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追寻真理,实现自己的梦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在唐代天宝年间,诗人李翔写下了这首《马明生遇王婉罗》。在这个时期,唐朝正处于盛世末期,国力逐渐衰弱,然而文学、艺术等领域仍然繁荣发展。
李翔作为一位颇有才情的文人,他的人生际遇颇有些坎坷。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始终未能及第,这使他倍感失落。尽管如此,他并没有放弃对诗歌的热爱,依然坚持创作。在这首诗中,他以马明生和王婉罗的故事为背景,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命运的感慨和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马明生和王婉罗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他们因一场误会而相识,最终在经历重重磨难后走到了一起。这个故事在当时广为流传,成为了人们津津乐道的佳话。李翔通过描绘这一故事,传达了爱情的力量和命运的无常,同时也寄托了他对个人遭遇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