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沧浪烟雨

标题包含
沧浪烟雨
峰涧烟波翠霭浓,危亭飞耸到晴空。 鸳来菡萏红香里,人在琉璃翠影中。 洗出岚光全是雨,卷回秋暑却因风。 使君夜宴冰壶里,更有银河一派通。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山峰和山涧之间的烟雾如翠色欲滴的画卷,亭子高耸入云显得格外醒目。鸳鸯在荷花丛中嬉戏,人们则在翠绿倒影的湖面欣赏风景。雨水洗净了山间的清新,秋风又带来了夏日的余热。地方长官在夜晚举办的宴会如冰壶秋月一般宁静,仿佛银河倒挂于天空。
去完善
释义
1. 峰涧:山峰之间的溪流或山谷。 2. 烟波:烟雾笼罩的江河水面。 3. 翠霭:形容云雾缭绕的翠绿色山景。 4. 危亭:高耸的亭子。 5. 鸳:鸳鸯,水鸟,形影不离,比喻恩爱夫妻。 6. 菡萏:荷花。 7. 红香:花香。 8. 琉璃:透明玻璃,这里指湖面倒映的景象。 9. 洗出岚光:洗净云烟显现出美丽的景色。 10. 卷回秋暑:风吹散闷热,带来了凉爽。 11. 使君:古代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12. 冰壶:盛冰的玉壶,用来比喻月亮。 13. 一派:一条支流。 14. 银河:天空中像河一样横跨的天体,通常被比喻为星光灿烂的夜空。
去完善
赏析
《沧浪烟雨》是清代诗人李翔的一首描绘山水风光的诗作。诗人通过对山、水、亭、鸳鸯等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示了江南水乡烟雨蒙蒙的美丽景象,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在这样的美景中的愉悦之情。 首联“峰涧烟波翠霭浓,危亭飞耸到晴空”,描述了山涧中烟雾笼罩的绿波,以及高耸入云的小亭。诗人以浓墨重彩的手法,展现了江南水乡烟雨蒙蒙的美丽景象,为全诗奠定了基调。 颔联“鸳来菡萏红香里,人在琉璃翠影中”,描绘了在水中嬉戏的鸳鸯和在亭子周围欣赏美景的人们。诗人通过人与动物的活动,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生动感,同时也表现了人们在这样美丽的景色中尽享愉悦的心情。 颈联“洗出岚光全是雨,卷回秋暑却因风”,通过对烟雨和风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悟。诗人认为,雨洗净了山间的美景,而风吹走了夏日的炎热,体现了大自然神奇的造化力量。 尾联“使君夜宴冰壶里,更有银河一派通”,诗人以“使君夜宴”的场景作为结尾,将诗情推向高潮。在这样美好的夜晚,诗人与朋友共享美酒佳肴,共度欢乐时光,表现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沧浪烟雨》是明朝诗人李翔的一首描绘江南水乡风光的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大约是在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6年),这一时期李翔曾任江苏巡抚,负责治理江南地区的政务。在他的任期内,他深入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对江南水乡的风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在公务之余,创作了许多描绘江南水乡风光的诗篇,其中就包括这首《沧浪烟雨》。 在这一时期,明朝正处于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的时期。李翔作为一名官员,他深感责任重大,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人民的生活。然而,他在官场上的努力并未得到应有的回报,反而因为直言不讳而受到排挤。这使他感到孤独和失望,于是将情感寄托在诗歌创作中。 在创作《沧浪烟雨》时,李翔身处江南水乡,目睹了烟雨朦胧的美景。他被眼前的景色深深吸引,同时也联想到了自己的人生际遇。他将心中的感慨融入诗句,以表达自己对美好景色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