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夫人归大霍山
受锡南归大霍宫,众真同会绛房中。
裘披鳯锦千花丽,斾绰龙霞八景红。
羽帔俨排三洞客,仙歌凝韵九天风。
元君未许人先起,更待云璈一曲终。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受到西王母的邀请,我回到了大霍宫。众多仙人都在那红色的房间里相聚。
我披着华丽的凤纹裘衣,绣着千花的美丽图案,如同八景之红的龙霞旗帜。
我宛如仙人的羽毛帔子,优雅地排在各位客人面前。那仙人之歌唱出的优美韵律,仿佛是天上的风声。
元君不允许我们提前离开,我们需要等待那美妙的一曲云璈演奏完毕。
去完善
释义
1. 魏夫人:北宋时的一位女道教学者,魏华存之女。
2. 受锡:接受道教的封赏。
3. 大霍宫:位于山西霍州市的一处著名道观。
4. 绛房:道观的殿堂。
5. 裘披:指华丽的衣服。
6. 鳯锦:凤凰图案的丝织品。
7. 千花丽:形容繁花似锦的景象。
8. 旂:古代的一种旗子。
9. 龙霞:指龙的霞光。
10. 八景红:指八种美景都染上了红色。
11. 羽帔:道士的法衣。
12. 三洞客:指道士。
13. 九天风:高空的风。
14. 元君:道教神明的尊号。
15. 未许人先起:指魏夫人在众神面前不能先起身离开。
16. 更待:等待一段时间。
17. 云璈:天上的音乐。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魏夫人在大霍山修炼成仙的情景。诗人以生动的笔触,通过对魏夫人所经历的仙境描绘,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诗中的“受锡南归大霍宫”暗示了魏夫人的修炼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而“众真同会绛房中”则表现了她的地位和地位的崇高。接下来,诗中的“裘披鳯锦千花丽,斾绰龙霞八景红”两句,描绘了魏夫人的服饰和所处的环境,展现了她的高贵和超脱。
接下来的“羽帔俨排三洞客,仙歌凝韵九天风”两句,则通过魏夫人与仙人共舞的场景,表达了她在仙界的快乐和幸福。最后一句“元君未许人先起,更待云璈一曲终”,则是表达了魏夫人对于修炼的执着和虔诚,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留恋。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魏夫人在大霍山修炼成仙的过程,以及她内心的感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歌《魏夫人归大霍山》出自唐朝诗人李翔之手。关于他的生平资料虽然有限,但在那个时期,文人墨客都喜欢借山水寄情,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治理的期望。
唐朝(618-907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强盛且富饶的时期。当时社会繁荣昌盛,文化艺术空前发展。李翔生活于唐朝中期,大约公元8世纪后半叶,正值国家逐渐衰落的阶段。在他所处的时代,王朝统治者对于佛教的信仰颇深,大霍山便是唐代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
在诗人生涯中,他可能一度辗转流离,遭遇过生活的困苦和命运的坎坷。通过此诗,他以魏夫人的故事为引子,寄托自己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大霍山”是当时的政治象征,代表着唐朝皇家对宗教信仰的重视和支持,同时也蕴含着诗人对安定生活的渴望和对国家的忠诚。
综上,诗人李翔创作这首诗的背景大致如下:生活在唐朝中期的一个诗人,目睹了国家逐渐衰落的过程;在当时的社会氛围影响下,对佛教及皇家支持的宗教文化表示出关注;通过描述魏夫人归大霍山的故事,寄托自己的生活感悟及情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