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发昭应
行人见雪愁,初作帝乡游。旅店开偏早,乡帆去未收。
灯残催卷席,手冷怕梳头。是物寒无色,汤泉正自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路人看到雪景心生忧愁,初次来到帝王之乡游玩。客栈提前开门营业,乡下的船还没有靠岸停泊。
灯光摇曳催促卷起铺盖,手脚寒冷害怕梳理头发。这万物皆因寒冷而失去色彩,温泉水却仍然在流淌。
去完善
释义
1. 帝乡:天子的居所,这里指京城长安。
2. 旅店:供旅客休息住宿的客栈。
3. 乡帆:家乡来的船只,这里指出门在外的游子。
4. 卷席:将席子卷起来打包,这里表示离开的意思。
5. 汤泉:温泉,此处指唐华清宫内的温泉。
去完善
赏析
《晓发昭应》是唐代诗人项斯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描绘了诗人晓发时的所见所感,抒发了他离乡别井、漂泊在外的孤寂之情。诗人以细腻的笔触,通过对雪景、旅店、乡帆、灯光、寒色等景物进行描述,表达了出行人在旅途中感受到的寒冷与无奈。这首诗的情感深沉而真挚,语言质朴而自然,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晓发昭应》是唐代诗人项斯的杰作。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清晨离开昭应时的所见所感。诗中的意境优美,表达出诗人对旅途的期待和对自然的热爱。从诗中可以看出,项斯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这首诗创作于公元845年左右的唐朝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诗歌创作尤为盛行。项斯作为唐朝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作品受到了当时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赞誉。
在创作这首诗时,项斯正处于人生的转折期。他刚刚离开家乡,准备前往长安谋求发展。在这首诗中,他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旅途中的风景,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和期待。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在公元845年的唐朝,社会政治稳定,经济发展迅速。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贵族和富人的奢侈生活日益严重,贫困问题也越来越突出。项斯作为一个有抱负的诗人,他关注民生,关心社会,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歌作品唤起人们的关注。在他的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民的同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