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日东病僧

标题包含
日东病僧
云水绝归路,来时风送船。不言身后事,犹坐病中禅。 深壁藏灯影,空窗出艾烟。已无乡土信,起塔寺门前。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项斯(生卒年不详),字子迁,唐朝诗人。他是台州府乐安县(今浙江仙居县)人,与同乡张籍、姚合等友善。 项斯在唐德宗贞元年间进士及第,曾任长安尉。他的诗才横溢,作品多描绘田园风光和隐逸生活,语言质朴自然...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天空与水面连成一片,没有归路, 乘船而来的风陪伴着我归来。 我并没有谈论身后的事, 像是坐在病痛中的沉思。 深深的墙壁遮挡了灯光的影子, 空旷的窗户吹出了艾草的烟雾。 我已经没有了家乡的消息, 只有寺庙门前的塔伴随着我。
去完善
释义
《日东病僧》是一首描绘病僧生活的五言律诗。下面是这首诗的词句注释: 1. 云水:指僧人四处游方的生活。 2. 绝归路:指没有确定的归宿。 3. 来时:指僧人来到某地的时候。 4. 风送船:指依靠风力驱动的船只。 5. 不言身后事:指不去考虑身后之事,即生死之事。 6. 犹坐:仍然保持打坐的姿势。 7. 病中禅:在病中的禅修状态。 8. 深壁:指墙壁深处,此处可能指寺庙的墙壁。 9. 藏灯影:隐藏灯光的影子,表示夜晚。 10. 空窗:指窗户通透,能够看见窗外的事物。 11. 出艾烟:指艾灸时产生的烟雾。 12. 无乡土信:指没有家乡的消息传来。 13. 起塔寺门前:指在寺庙门前建造佛塔。
去完善
赏析
《日东病僧》是唐代诗人项斯的一首描绘病僧生活情景的诗作。诗中表现了病僧孤寂、沉静的生活态度和对佛法的坚守。诗人通过对病僧生活的细致描绘,展现了病僧在艰苦环境中的坚韧品质和虔诚心态。 首联“云水绝归路,来时风送船”,描述了病僧漂泊不定的生活和修行的艰难。云水和绝归路表达了病僧身处困境的境地,而风送船则暗示了病僧修行之旅的艰辛和神灵的庇护。 颔联“不言身后事,犹坐病中禅”,表现了病僧对生死的超脱和执着于修行的精神。他虽然身患重病,但仍坚守信仰,专心致志地参禅悟道。 颈联“深壁藏灯影,空窗出艾烟”,通过视觉形象描绘了病僧生活环境的简陋与清苦。深壁和空窗呈现出病僧居住之处的破败景象,而灯影和艾烟则展现出病僧修行时的氛围和状态。 尾联“已无乡土信,起塔寺门前”,反映了病僧内心的孤独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尽管身处困境,病僧仍不忘家乡,祈求佛光普照,保佑众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日东病僧》是唐代诗人项斯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因疾病而暂时隐居在日东(即日本的平安京)的寺庙中,表达了诗人在异域他乡的痛苦心境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 创作时间:这首诗大约创作于公元8世纪末至9世纪初,也就是唐代中晚期。 人生际遇:诗人项斯一生仕途不顺,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均未及第。在这种情况下,他选择离开故乡长安,四处游历,以排解心中的苦闷。在旅途中,他因病暂时借住在日本平安京的一座寺庙中,写下了这首《日东病僧》。 时代背景:唐朝中晚期,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知识分子普遍感到压抑和不满。在这种背景下,许多文人选择远离政治,投身于文学创作。此外,唐朝时期中日文化交流非常密切,许多中国文人在日本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因此,项斯在日本的寺庙中写下这首诗篇,既表达了他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反映了当时中日文化交流的繁荣景象。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