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逢故人
劳思空积岁,偶会更无由。
以分难相舍,将行且暂留。
路歧何处极,江峡半猨愁。
到此分南北,离怀岂易收。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经过多年的辛勤积累,难得有机会偶然相会。
分手之际难以割舍,临行前让我们暂时停留。
路途崎岖不知终点在何处,江边峡谷中的猿猴也显得哀愁。
在这里我们将要分道扬镳,离别的情感怎能轻易收拾?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巴中:古代巴国之地,即今天的四川巴中一带。
2. 故人:旧交,老朋友。
3. 劳思:辛苦地思念。
4. 空积岁:指虚度岁月。
5. 更:更换,改变。
6. 无由:没有办法。
7. 以分难相舍:即使分别也难以舍弃。
8. 将行且暂留:将要离开暂时留下。
9. 路歧:道路分歧。
10. 何处极:哪里是尽头。
11. 江峡:长江三峡。
12. 半猨愁:猿猴悲鸣。
13. 分到:分开到。
14. 离怀:离别之情。
15. 岂易收:难以收回。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故人在巴中的相遇。首联表达了诗人的思念之情,年复一年的积累,使得重逢的机会变得更加珍贵。颔联则描述了诗人与故人相逢时的情感波动,一方面希望分离,另一方面又难以割舍这难得的相聚时光。颈联通过描绘道路和江景,表现出了旅程的艰辛以及对故乡的思念。尾联则是表达了别离的痛苦,诗人与故人在这次短暂的相聚后,又要各自踏上征程,这种离别的心情实在难以平复。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巴中逢故人》的作者是唐代诗人项斯。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唐朝天宝年间(742年-756年),这是唐朝由盛转衰的一个时期。
在这个时期,项斯虽然才华横溢,但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生活贫困。他曾多次前往长安谋求发展,但都未能如愿。这种失意的生活状态使他对社会现实有了深刻的认识,也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同时期,唐朝的社会政治形势也不容乐观。唐玄宗后期,由于皇帝的骄奢淫逸,导致朝政腐败,国力逐渐衰弱。尤其是“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陷入了长达八年的内战,经济和文化受到了极大的破坏。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项斯在巴中发现故友重逢,心中既感欣喜又倍感忧伤。他回忆起年轻时与朋友共度的美好时光,如今却已物是人非,不禁流露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因此,这首诗《巴中逢故人》成为了项斯对生活感触和时代哀愁的深刻反映。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