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荆州夜与友亲相遇

标题包含
荆州夜与友亲相遇
山海两分歧,停舟偶似期。 别来何限意,相见却无辞。 坐永神凝梦,愁繁鬓欲丝。 趋名易迟晚,此去莫经时。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项斯(生卒年不详),字子迁,唐朝诗人。他是台州府乐安县(今浙江仙居县)人,与同乡张籍、姚合等友善。 项斯在唐德宗贞元年间进士及第,曾任长安尉。他的诗才横溢,作品多描绘田园风光和隐逸生活,语言质朴自然...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山与海各自分开,停下船好像有意相逢。 离别之后有说不完的话,见面却不知道从何说起。 静静坐着时间过得慢,梦境难成真让人发愁,头发渐渐变白。 追求名利总是觉得太晚了,这次离开别再久留。
去完善
释义
1. 荆州: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区,今湖北一带。 2. 山海两分歧:指朋友之间各奔前程,如山海分隔。 3. 停舟:停泊的船只,这里指代相聚的地方。 4. 偶似期:偶然像是期待的那样相会。 5. 何限意:有多少情意难以言表。 6. 无辞:无法用言语表达。 7. 坐永:长时间静坐。 8. 神凝梦:精神集中于梦境。 9. 鬓欲丝:头发几乎要变白。 10. 趋名:追求名利。 11. 迟晚:迟早,指时间早晚的问题。 12. 莫经时:不要经过很长时间。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与友人意外重逢的诗作。开篇“山海两分歧,停舟偶似期”,通过山海比喻两人的距离,表达了两人分处于不同地方,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使得原本不可能的相聚变得可能。这种奇遇增加了诗歌的戏剧性,也为接下来的情感抒发铺垫了基调。 在“别来何限意,相见却无辞”中,诗人的情感得到了集中体现。“何限意”表明了诗人内心的激动和喜悦,因长久的分别而产生的无尽思念与感慨都在此刻得到释放;而“相见却无辞”则展示了诗人面对突然的重逢时的惊喜与无措。这一句相互矛盾的表达,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诗人描述与朋友相见的感受:“坐永神凝梦,愁繁鬓欲丝。”其中,“坐永神凝梦”意味他们谈话的时间很长,甚至觉得是在梦中一样,表现了这次会面的珍贵和对朋友的深切感情;而“愁繁鬓欲丝”则暗示诗人因过多忧虑,使头发都开始变白。这样的细节描绘,进一步展现诗人情感的深沉。 最后两句“趋名易迟晚,此去莫经时”,一方面表现出诗人对自己追逐功名的一种自责,希望不要因为时间问题而再次错过与友人的相聚;另一方面则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生活的期许,祝愿对方一切顺利。这使诗歌呈现出一种深挚的感情力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荆州夜与友亲相遇》的作者是唐朝诗人项斯,具体创作时间为公元8世纪中期。这个时期是唐朝盛世的后期,虽然社会繁荣稳定,但随着皇权的逐渐衰弱,各种矛盾开始凸显。 在这个时期的项斯,原本出生于书香门第,家世显赫,但由于家道中落,他的生活也变得颇为艰难。然而他并未因此而放弃对知识的追求,反而更加努力地在文学领域探索。 由于身处这样的时代背景,项斯的诗作大多反映了现实社会中人们的悲欢离合、亲情友情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在这首诗中,他以荆州夜为背景,描述了与朋友亲人偶然相遇的喜悦和感慨。这种喜悦与感慨既来自于重逢的喜悦,也来自于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难以预料。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