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第后寄江南亲友
古巷槐阴合,愁多昼掩扉。独存过江马,强拂看花衣。
送客心先醉,寻僧夜不归。龙钟易惆怅,莫遣寄书稀。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古巷的老槐树遮天蔽日,内心的忧愁让我白天就把门紧闭。只留下一匹渡江而来的马,勉强穿上赏花的外衣。送别客人心中早已沉醉,寻找僧人夜不归宿。行动迟缓容易惆怅,不要减少写信的频率。
去完善
释义
1. 古巷:古代的小街道或小巷子。
2. 槐阴:槐树遮蔽的阳光。
3. 昼掩扉:在白天把门关闭起来。
4. 独存:独自存在。
5. 过江马:指旧时驿传的一种马匹,这里指代远行的意思。
6. 强拂:勉强拍打。
7. 花衣:鲜艳的衣服。
8. 心先醉:心情先已沉醉。
9. 寻僧:拜访僧人。
10. 夜不归:指在夜晚还没有回来。
11. 龙钟:形容老人衰老的样子。
12. 莫遣寄书稀:请不要让书信寄来的次数变得稀少。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落第后寄江南亲友》中,诗人项斯通过对古巷、槐阴、独存的马匹、强拂的花衣等景物的描绘,表现了自己在科举考试失利后的愁绪和失落心情。诗中的“愁多昼掩扉”一句,形象地传达了诗人内心无法排遣的忧伤;而“送客心先醉,寻僧夜不归”则表现出诗人在失意的困境中对友情的渴望和对信仰的追求。最后两句“龙钟易惆怅,莫遣寄书稀”,表达了诗人希望亲朋好友能理解他此刻的心情,不要因此疏远了彼此之间的联系。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充分展示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落第后寄江南亲友》是唐代诗人项斯的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科举考试中失败后的心情和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这首诗的创作时间。这首诗创作于唐朝晚期,这是一个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的时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科举考试成为士人跻身官场的唯一途径,因此竞争非常激烈。
其次,我们来看看与作者相关的人生际遇。项斯生活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他本人也是一个勤奋好学的文人。然而,尽管他才华横溢,但在科举考试中却屡次落第,这使他对未来的仕途感到迷茫和绝望。
最后,我们来了解一下与作者有关的时代相关背景知识。在唐朝晚期,科举制度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许多有才学的人因为各种原因而无法通过科举考试。这种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引发了人们对科举制度公正性的质疑。此外,唐朝晚期的社会动荡和政治腐败也为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综上所述,《落第后寄江南亲友》这首诗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创作的。它表达了作者在科举考试中失败后的失落感,以及对故乡亲人和友人的思念之情。这首诗以其真挚的情感和对时代的深刻反映,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