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赠宣州亢拾遗

标题包含
题赠宣州亢拾遗
传骑一何催,山门昼未开。高人终避世,圣主不遗才。 坐次欹临水,门中独举杯。谁为旦夕侣,深寺数僧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项斯(生卒年不详),字子迁,唐朝诗人。他是台州府乐安县(今浙江仙居县)人,与同乡张籍、姚合等友善。 项斯在唐德宗贞元年间进士及第,曾任长安尉。他的诗才横溢,作品多描绘田园风光和隐逸生活,语言质朴自然...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信使的脚步如此急促,群山之中的寺庙在白日里尚未开启。有修养的人最终会选择逃避世俗纷扰,贤明的君主从不埋没人才。我坐在倾斜的角落靠近溪水,独自举起手中的酒杯。谁能成为我朝夕相处的朋友呢?只有深藏在寺庙里的几位僧人。
去完善
释义
1. 传骑:古代传递军事情报的骑兵。这里可以理解为传达信息的使者。 2. 山门:佛教寺庙的大门,这里指代寺庙。 3. 高人:志行高洁的人,这里指隐士。 4. 圣主:贤明的君主。 5. 欹:倾斜。 6. 侣:伴侣,伙伴。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题赠宣州亢拾遗”,是唐代诗人项斯写给自己好友的一首酬赠诗。诗中的“拾遗”是指唐朝官职的左拾遗和右拾遗,负责向皇帝进谏、举荐贤才。题目中的“宣州”即今安徽宣城一带,为亢拾遗的所在地。首句“传骑一何催”中的“传骑”指的是古代传递紧急信息的使者,这句话的意思是:紧急使者催促不停,扰攘之中,山门尚未来得及开启。第二句“山门昼未开”则形象地描绘出寺庙的宁静,以与尘世的喧嚣形成对比。 接下来两句“高人终避世,圣主不遗才”,表现了诗人对友人亢拾遗高尚品格的高度赞赏。他虽然身为朝廷官员,却仍然保持着高洁的品行,超然物外;同时他也得到了皇帝的赏识和信任,展现了他的才能和智慧。 “坐次欹临水,门中独举杯”,描述了诗人与友人相会时的情景。他们在山门前,依水而坐,相对举杯,表现出闲适的心境。这里的一“欹”字用得巧妙,写出了诗人姿态的自然和洒脱,传达出他们心情愉悦的意蕴。 最后两句“谁为旦夕侣,深寺数僧来”,表明了他们在此相聚为伴的除了彼此之外,就是那些来自深山古刹的僧人。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之间深厚的友情,又体现出他们对世俗纷扰的超脱与忘怀。总的来说,这首诗歌颂了友人的品质和才华,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唐文宗太和年间(827-835年),晚唐诗人项斯写下了《题赠宣州亢拾遗》这首诗。 在晚唐时期,宦官专权、党争激烈,社会政治环境动荡不安。项斯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他对宣州亢拾遗的敬意和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当时时代背景的深刻理解和关注。 作为一个诗人,项斯生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经历了许多世事沧桑。他的诗歌创作受到了这种时代背景的影响,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他以诗为剑,用笔墨揭露社会的黑暗面,呼吁人们关注国家的命运,共同为维护国家利益而努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