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池亭
池馆饶嘉致,幽人惬所闲。
筿风能动浪,岸树不遮山。
啸槛鱼惊后,眠窗鹤语间。
何须说庐阜,深处更跻攀。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池塘和亭台充满美景,雅人在此尽享闲暇时光。
风吹过竹林掀起波浪,岸边的树木并不遮挡远方的山峰。
一声长啸让鱼缸里的鱼儿惊吓,一只在窗边休息的鹤偶尔发出鸣叫。
这里的美景已经足够让人流连忘返,何必再提及庐山的壮丽风光呢?
去完善
释义
1. 姚氏:指姚崇,唐代名相,曾任同州刺史。
2. 池馆:池塘与馆阁的并称,此处代指姚氏的池亭。
3. 饶:富足。
4. 嘉致:美好景致。
5. 幽人:隐士,指诗人自己。
6. 惬:满意。
7. 所闲:闲暇时间。
8. 筿风:微风。
9. 岸树:水边的树木。
10. 遮:遮挡。
11. 啸:呼啸,形容风吹过水面。
12. 槛:栏杆。
13. 鱼惊:鱼的惊吓反应。
14. 眠窗:窗户紧闭。
15. 鹤语:鹤的叫声。
16. 庐阜: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是中国著名的山水名胜之一。
17. 深处:深山之处。
18. 更:再次。
19. 跻攀:攀登。
去完善
赏析
诗人以“池馆”开篇,开门见山地展示了诗中主人公游憩的环境和地点。接着使用“幽人”一词来描绘自己超脱世俗、悠然自得的形象。在描写池馆周边的自然风光时,用“筿风”吹起波浪的动态美与“岸树”构成的静态美相映衬,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
诗人还巧妙地通过“啸槛鱼惊后,眠窗鹤语间”的画面,捕捉到了静谧环境中的小动静。这种精妙的画面处理,使得诗歌更具有丰富的内涵与韵味。
最后两句,诗人通过对比庐山的美景,表达了希望自己能更进一步探访大自然深处的渴望,寓意着诗人寻求心灵宁静的心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