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鹤
青云有意力犹微,岂料低回得所依。
幸念翅因风雨困,岂教身陷稻粱肥。
曾游碧落宁无侣,见有清池不忍飞。
纵使他年引仙驾,主人恩在亦应归。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天空中的云朵有向上的意愿,但力量却很微弱,哪里想到跌下来还有依靠的地方。幸运的是,翅膀因为风雨而受到困扰,但并不会让它们陷入追求食物和生存的境地。曾经在碧蓝的天空中飞翔,并没有感到孤独,看见清澈的水池,又舍不得离开。即使将来有神仙来指引,也不能忘记曾经主人的恩情。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青云:喻指高贵地位。这里可能指的是作者想要实现抱负的地方。
2. 有意:想要达成某种愿望或目标。
3. 力犹微:力量依然很微小,指自己能力有限。
4. 岂料:意想不到的情况。
5. 低回:徘徊、留恋。这里形容一直得不到机会施展才能。
6. 得所依:得到依靠或者支持。这里可能指的是找到可以提携自己的人。
7. 幸念:期望。
8. 翅因风雨困:由于风雨侵袭导致翅膀受伤。
9. 岂教:怎能让。表示不希望发生某事。
10. 身陷稻粱肥:比喻被困于追求物质利益的境地。
11. 碧落:天空、天堂,这里指神仙居所。
12. 宁无侣:难道没有同伴吗?这里表示作者认为在天上有同类相伴。
13. 清池:清澈的水池,这里代指地面上的美好事物。
14. 不忍飞:舍不得离开。
15. 他年:未来某一年。
16. 引仙驾:引导神仙来到人间。
17. 主人恩在:受到主人恩惠的关照。
18. 亦应归:也应该回归此处。
去完善
赏析
《病鹤》是唐代诗人项斯的诗词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只病鹤的遭遇,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感慨。
首联“青云有意力犹微,岂料低回得所依”,写的是病鹤原本心怀凌云壮志,却无力振翅高飞,只能无奈地徘徊在低空。这表现了诗人对病鹤命运的同情,同时也暗含了作者自身的人生感悟。
颔联“幸念翅因风雨困,岂教身陷稻粱肥”,进一步展现了病鹤的困境。它因为风雨侵袭而翅膀受伤,无法像其他鸟儿那样觅食养肥自己。诗人以病鹤的自白形式,表达了对病鹤处境的深切关心。
颈联“曾游碧落宁无侣,见有清池不忍飞”,描述病鹤曾经的飞翔经历,虽然它在天空中翱翔过,但现在却找不到伴侣。看到清澈的池塘,它不忍心去觅食,宁愿忍受饥饿的痛苦。这里表现出了病鹤高尚的品质和对生活的执着追求。
尾联“纵使他年引仙驾,主人恩在亦应归”,则是诗人的想象和祝愿。即使将来病鹤能引来仙人的关注,但如果曾经照顾过它的主人还在世,它也应该回到主人的身边,回报恩情。这表明了诗人对忠诚、感恩等美好品质的赞美。
综上所述,《病鹤》这首诗歌通过对病鹤形象的刻画,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忠诚、感恩等美好品质的赞美。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自己人生的思考与期许。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病鹤》是唐代诗人项斯的一首咏物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800年至850年之间,这是唐代中期的一个时期。
在这个时期,项斯作为一名书生,曾努力寻求功名,但却多次落第,这使得他的生活充满了挫折和失望。然而,他并没有放弃对文学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信念,始终保持着乐观的心态。
在唐代中期,社会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文化繁荣,诗歌创作成为了文人士大夫的一种时尚。这一时期,咏物诗尤其受到人们的喜爱,诗人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人生感悟和社会理想。
项斯在这首诗中,通过描绘病鹤的形象,表达了对自己命运多舛的感慨和对生活困境的无奈。然而,他并未完全沉浸在痛苦之中,而是通过对病鹤坚韧精神的赞美,展现了自己面对困难时的坚定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