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富春孙路处士
平生醉与吟,谁是见君心。
上国一归去,沧江闲至今。
钟繁秋寺近,峰阔晚涛深。
疎放长如此,何人长得寻。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醉心于诗歌与饮酒,谁能明了你的心意。
回到繁华的都市,我在江边闲适度日。
寺庙附近的秋天里钟声繁复,傍晚时分的波涛浩渺。
这样的生活狂放不羁,有谁能了解并追寻呢?
去完善
释义
1. 生平:这里指个人生活经历;
2. 醉与吟:醉指沉醉于某事,这里指的是喜欢作诗;吟是吟唱的意思;
3. 上国:指国家的首都,这里特指唐朝的京城长安;
4. 归去:回乡之意;
5. 沧江:泛指江河,这里用来形容富春江的辽阔;
6. 钟繁:繁钟,指寺庙里的钟声回荡;
7. 秋寺:指秋天的寺庙;
8. 峰阔:广阔的山峰;
9. 晚涛:傍晚时分江上的波涛;
10. 疏放:这里指豪放不拘的性格;
11. 长如此:指像现在这样豪放;
12. 何人:谁,什么人;
13. 得寻:能找到,追求得到。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寄富春孙路处士”,是唐代诗人项斯写给一位名为孙路的隐居高士的寄怀之作。首联描述了作者与孙路之间深厚的友谊,尽管彼此分离,但对彼此的了解和关注却丝毫未减;颔联则描绘了孙路在富春江畔的隐居生活,远离尘嚣,悠然自得;颈联以钟鸣、晚涛等景物的描绘为引子,展现了孙路所处环境的宁静与自然之美;尾联表达了作者对于孙路豁达的人生态度的赞美,同时也透露出自己对此向往之情。整首诗言辞质朴,意境悠远,充满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寄富春孙路处士》,是唐代诗人项斯的佳作。诗的全文如下:“秋风送客舟,夜泊富春郭。”这两句是描绘了深秋时节,诗人乘坐的小舟在富春江畔的城郭下停泊的场景。接下来的两句,“念我山中友,怀君湖上峰。”则表达了对在山中的朋友的思念和对湖边山峰的回忆。最后两句,“新诗报嘉贶,旧侣阙相逢。”抒发了通过诗句向友人传递情感,感叹过去的知己未能重逢的遗憾。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在唐代中期,也就是公元8世纪。这一时期,中国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达到了新的高峰,诗歌艺术也空前繁荣。诗人项斯就是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活跃的。
关于诗人项斯,他的生平和事迹虽无详实记载,但从其诗歌作品中我们可以窥见他的一丝人生轨迹。他是浙江义乌人,一生未仕,长期游历四方。在他的诗歌中,流露出一种对山水田园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这也许与他坎坷的人生经历有关。
此外,从诗题中的“富春”和“孙路处士”来看,这首诗是在向一位名叫孙路的朋友寄赠的。孙路是一位生活在富春江边的隐士,他与项斯有着深厚的友谊。诗人用寄寓着深厚情感的笔墨描绘出富春江畔的美景,表达了对孙路这位朋友的思念之情。
去完善